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批评忌“四式”

2013-09-26 14:38: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王晓河

    清代以画、诗、书“三绝”著称的扬州八怪之郑板桥,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表示自己不满意那些溢美之词,而欢迎鞭辟入里的批评。这种态度令人欣赏。但遗憾的是,时下我们的一些批评和自我批评尚缺乏这样一种态度。

    隔靴搔痒,这种滋味没尝过,但可以想见,如果不是把靴子挠破了、触及皮肉,那是无济于事的。细看我们的一些批评和自我批评,缺乏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真切感和紧迫感,隔靴搔痒者众,入木三分者寡,不鲜明,不准确,言之无物,缺乏深度。

    当前的批评之弊主要有四式:一是复述式,自我批评不易,互相批评更难,都念平安经,各揣小心眼。民主生活会上,往往是对别人自摆的问题复述多,人家说什么,他重复什么;人家怎么说,他怎么重复,绝不深入,绝不尖锐,绝不刺激;评论少之又少,或闪烁其词,点缀其间,要害敏感点绝不涉及,优劣得失含糊其辞,不是温吞水,便是白开水。二是含糊式,严肃的民主生活会,往往用“希望”代替批评,用私人感情代替党性原则,用“有的人”含糊具体人,用“有的事”模糊具体缺点和问题,用工作上的失误掩盖思想上的错误。 “隔山炮”放来放去,似乎谁都有份,却谁也挨不着,有问题发现不了,提高改进难达到。三是平衡式,似乎颇懂两分法,说问题,一方面,另一方面;谈事情,这个角度,那个角度;论危害,正过来说,倒过来说,一通接一通,板子晃来晃去对不准具体事,找不到具体人,谁也不得罪,谁也不伤害,嚷嚷一番,了无触动。四是蛇尾式,“学习不够”,不说差距在哪里;“理解不深”,不谈根子是什么,“大帽子”底下全身而退。相互批评,总是先肯定一番,铺垫一番,吹捧摆好,缺点错误蜻蜓点水,或虎头蛇尾。如此隔靴搔痒,势必触及不到要害。

    隔靴搔痒无益,为何还有人一再隔靴而搔呢?大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瞻前顾后,你好我好,多栽花少种刺,虽平庸,但无虞;缺棱角,但圆滑,进退无忧,左右逢源,一可立足,二可扬名,三得实惠,所以不断演戏。然而,群众心明眼亮,问题存在不存在、解决没解决,人们都在盯着。无论你玩得怎样花哨,该不买账的,人们照样不买账。其实,转念想来,人民公仆为人民,为了人民利益,还有什么缺点、错误不能丢掉呢?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多些为民意识、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些老实本分、少一些圆滑虚浮的好。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