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月泉
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贯彻整风精神,始终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顺利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和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保障。必须充分利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利器,解决好“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并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
用好利器,把握整风根本宗旨。整风是党的建设的特殊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推进自身建设的伟大创造。整风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就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武器。延安整风运动,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并取得巨大成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党的历次整风宗旨目的相一致,以整风精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其核心就是坚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解决党内问题的思想武器,正确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切实解决好当前党内存在的消极问题尤其是“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用好利器,坚持开门整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不仅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也强调要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四风”问题。“四风”问题在每一个单位、部门、班子的表现有不同的特殊性,如何对这些特殊性了如指掌,把握在胸,就得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出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了解“四风”的存在状况;通过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了解“四风”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通过班子内部的集体反思、查找,揭露“四风”问题在本部门、本班子的主要表现。对查罢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区分,认清危害并深挖“四风”的思想病根,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贯彻到底,才能从思想观念的深度解决问题,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才能为自觉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用好利器,坚持公开严格原则。能否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取决于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是否正确,态度是否端正。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各级领导,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相互间是平等的同志式关系,遵循的是公开、民主、平等的原则,没有等级尊卑之分。开好民主生活会,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利器集中的用武之地。民主生活会要开得成功,在于参与者准确地进入角色,对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端正的态度。作为民主生活会的参与者,每个人既是自我批评者、批评他人者,也是接受批评者、别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倾听者。自我批评者,要坚持从严要求自己,不怕亮丑,敢于解剖自己,触及灵魂,防止摆问题避重就轻,解剖病根防止避深就浅,只讲现象。作为批评他人者,要出于公心,待人以诚,批评别人要有治病救人之心。批评要讲政治,重事实,防止求全责备,防止借批评泄私愤,图报复。作为受批评者,要怀着一个“喜”字,即闻过则喜,虚心接受批评,欢迎他人指出问题。作为倾听者,要坚持一个“兼”字,即兼听则明,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批评,履行好角色,防止置身度外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用好利器,注重建立长效机制。要巩固整顿“四风”的成果,需要经常擦亮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这就不仅需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需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探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把作风建设作为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以完善党内决策机制为重点,建立决策咨询监督机制、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以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保障,把能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标准,纳入“德”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让领导班子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不断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