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检察院有这样一位法警队长——从警17年来,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实践,与时俱进,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他叫华三,自担任法警队队长后,他以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警察队伍为目标,抓管理、严训练、强技能,不断摸索,带出了一支规范化的司法警察队伍。去年,红古区人民检察院法警队先后获得了“全国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编队管理示范单位”、“全省司法警察编队管理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华三荣获全市检察机关“优秀法警队员”称号。
真抓实干 打造一流法警队伍
作为法警队队长,华三始终保持默默奉献的工作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规范履行职责行为,牢记执法为民的要求。华三认为,法警队是人民检察院整体形象的“窗口”、日常行为的“样板”、执行任务的“铁拳”,是办案安全的坚强保障,为此,必须下功夫打造一支“政治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专业精通、作风顽强”的一流法警队伍。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注重坚持“四抓”:一是抓教育灌输。他结合法警自身职能特点和现实思想,深入开展使命、职能、责任和法纪法规、职业道德教育,尽量使教育贴近思想、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使大家在经常性的教育灌输中,提高思想觉悟,坚定政治立场,严格自警自律,认真履行职责。二是抓强化管理。着眼于警务正规化建设,对法警实行全员、全时空管束,真正做到“人人都在组织中、人人都在管理中、人人都在纪律中、人人都在监督中”,确保法警队伍不发生问题。三是抓按纲施训。他严格依据《司法警察训练大纲》和《司法警察训练质量标准》,抓好法警队伍的共同科目、技术科目、业务科目训练。针对法警日常值勤事务较多,难以抽出大块时间搞训练的实际,他想方设法积零为整,利用值勤间隙开展训练活动。四是抓日常养成。他知道法警队伍建设难在经常、重在养成,特别注重把日常教育、管理、训练内容,贯穿于日常养成。他坚持从一日一事做起,从一点一滴抓起;他对法警每天的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讲评;他检查工作时,丁是丁、卯是卯,认真对待;他总结点评时,对是对、错是错,从不含糊其辞。通过他的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法警队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奉献爱心 兼顾法理与人情
面对嫌疑人家属时,他总是微笑耐心说服,有时还向有困难家属伸出援助之手。这些细微的举动,感动了嫌疑人及其家属。
红古区邮政储蓄所工作人员李某,利用其职务便利挪用公款达34万余元,12月潜逃后被抓获归案。华三从李某口中得知其系独子,家中父母年事已高,生活无人照料的情况后,他利用休息时间,带领法警队员找到李某父母所在社区的负责人,将李某及家里的近况一一作了交待。考虑到李某父母的实际困难,他又和法警们“集资”,交给该负责人代找一名“钟点工”,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当李某的父母来到院里表示感谢时,领导和同事们才知道这件事,都为华三的行为拍手叫好,而华三像平时一样,只说了一句:犯了罪的人也是人,遇到难处时应该帮点忙。在押的李某听到后,表示一定要如实交待犯罪事实,争取从宽处罚。
带病工作 三上手术台仍坚守岗位
华三有一个外号“华三刀”,只因他在2012年至2013年间连续三次入院手术开刀,三次提前出院回到工作岗位。
三次入院、三次开刀、这看似惊人的磨难背后,支撑华三重返岗位的力量正是人民警察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感。2012年12月,华三因喉头息肉导致呼吸困难,入院接受手术,这一阶段反贪局正在查办案件,人手严重不足,华三在术后第三天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了工作岗位。由于喉部手术刚刚进行完,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只能进食流食,但是在办案过程中,吃饭完全没有规律,在一次次通宵值班看押嫌疑人时,华三只能用开水泡馒头来解决吃饭问题。由于食物过硬,华三喉部手术的创口被完全划裂,术后不到一周被迫第二次入院接受手术治疗。再次手术后,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血液堵塞了呼吸管,华三情况十分危急,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华三还是不忘工作,一再要求医生早日出院。单位的领导同事都劝他将手头的工作放一放,华三虽然口头答应了大家的建议,但是不到一周大病初愈的他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华三回到工作岗位一干就是连续的三个月。
连续三个月没有一天的休息,直到今年5月15日在反贪局上案子期间,疼痛将这个铁塔一般的汉子折磨的昏厥过去。再次躺倒在手术台上,大家觉得这次华三一定该休息休息了,但是术后一周后他再次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同事们震惊了,在惊叹他是“神人”之时,都纷纷劝他回家休息,但是华三一一婉拒了大家的好意。默默地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战。
华三话语不多,但是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位司法警察如何用生命践行使命,如何用生命坚守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