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人民法院报:节假日封存公车应当常态化

2013-09-24 09:43: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节假日封存公车依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招法。要从根本上遏制公车私用问题,必须加快全面推进公车改革。

据报道,广东省民政厅反“四风”出实招。从今年中秋、国庆节开始,节假日期间省民政厅机关和厅直属单位公务用车将实行集中封存管理,坚决杜绝公车私用问题。

广东省民政厅在新规定中提出,厅机关公务车辆在国家规定的双休日和节假日要统一停放在厅大院停车场,车辆钥匙交车队值班员保管。各处(室、局)节假日期间确因工作需要使用公务车辆的,须提前填写申请单,经业务分管厅领导批准后方能使用;无法提前申请的,须电话请示业务分管厅领导同意后使用,事后应及时补办用车手续。

节日期间,公车私用问题容易死灰复燃。如何有效遏制节假日公车私用现象,集中封存管理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奏效。公车集中封存总比放任自流效果好,一旦集中封存公车,私奔也就不会太容易得逞。

公车集中封存必须动真格,真封、真存、真查,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出现“封而不存”,或者随意为公车私用找借口。必须大幅度提高公车私用的风险,让坐上公车的官员常有如履薄冰之感。一旦被网友拍照举报或媒体曝光,有关部门必须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公车集中封存贵在常态化。不能搞一阵风,反“四风”的时候做做样子,这种风一刮过就依然放任自流。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公车没有标志,即便公车私用,老百姓也难以辨别。建议尽快推广“公车加喷涂统一标识”、“GPS追踪定位”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增强公车的识别性。如在所有公车上统一喷印带有大写“公”字的公车标识,可以有效解决公车与私家车的区别,极大地便利群众监督公车。

要从根本上遏制公车私用问题,必须加快全面推进公车改革。公车改革推进缓慢、停滞不前且各地各行乱象丛生,是公车腐败难以根治的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14个省份的部分县市进行了公车制度试点改革,但能够长效坚持的只是少数,多数试点受多重因素影响或“夭折”,或停滞不前,甚至一些试点已出现公车“回潮”。公车私用屡禁不止,公车腐败触目惊心。呼吁尽快启动全国范围的公车改革,形成清廉、节约、高效的公车消费模式。公车改革不能再在试点上浅尝即止,再玩虚的打太极拳,再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只会进一步挫伤老百姓对治理公车腐败的信心。

公车改革缺的不是招法而是决心。我们既要大力推广节假日封存公车等立竿见影的好做法,更要重视加快公车改革步伐,建立起防范公车腐败的长效机制。

(刘武俊 作者系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总编)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