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评论频道> 话平安

检察日报:“无车日”公车停驶,好办法要推广

2013-09-23 16:12: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李钰之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这一天,参与活动的城市将以限制机动车进入特定区域、放弃开私家车而代之以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来宣传绿色出行,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我国开展此项活动到今年已是第7个年头,全国有150多个城市参与进来,据相关报道,北京、青岛、郑州等城市的党政机关率先垂范,停驶了大部分公车,同时倡导机关工作人员不开私家车上班。

其实,北京在特殊日子里停驶公车已不是第一次。今年1月,北京连日遭遇严重污染天气,市政府启动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党政机关停驶了30%的公务用车。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公职人员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应当获得掌声。我们更希望的是,这个好办法能够推而广之,在更大范围内减少公车的使用。

汽车尾气排放日益增长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而在我国,它又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公务车为数众多。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全国公务车统计数据,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数字非常庞大。一方面,透过部分政府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账单,我们可以发现公务车耗费国帑相当之巨;另一方面,这些车辆的使用频率又比较高,给交通、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要大于私家车。

目前,已有不少地方政府探索公车改革,普遍采用的办法是通过给公职人员发放车补,来减少公务车的使用。姑且不论这些车补是不是变相的福利、具体的补贴标准是否合理,单从见诸报端的报道来看,停用公车并未降低机关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的出行问题也未受到很大影响。可见,公务车不是不可以取消,机关离了公车照样能够正常运转。

另据了解,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规定,领导干部要定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比如领导的专车每周停驶一天,领导干部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美国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每天坐地铁上下班,他提出的征收交通拥堵费计划,得到了市民广泛支持。假如我们的市长能将偶尔公交出行常态化,相信也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不至于刚一提出征收拥堵费、限行等措施,就被质疑、呛声。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许多领导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现场了解民情,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欢迎。亲身体验普通百姓的出行状况,解决城市交通痼疾,领导干部公交出行是一个好途径。前不久的酷暑天里,苏州市交通局长乘坐公交车体察民情,热得汗流浃背,即刻承诺提前一年将公交车全部换成空调车。

“无车日”活动一年只有一次,其宣示意义大于实际作用,更多地是要改变大家的观念,提倡一种生活方式。那么,通过参加这项活动,领导干部会有收获、有变化吗?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