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晚点、延误、取消,家庭计划也得随之晚点、延误、取消
他们都已经为人父亲,都有自己可爱的“小棉袄”。他们的妻子也在“机场圈”里工作,一样早出晚归,女儿更多时候只能由老人照看。马嘉彬的女儿8岁,因为家在北京,孩子可以让爷爷奶奶来照看;张玉青的女儿刚2岁,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轮流从外地赶来北京照看。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他们无法做好这份工作。
吃饭睡觉都“没谱”,要自己想办法在“没谱”里找到“谱”
张玉青:我们的生活基本无规律、不固定,生物钟可以说是多变的,需要随时调整。比如飞6时30分的早班航班,4时30分就要到支队报到。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凌晨到家,那时候我甚至分不清这是北京的凌晨还是深夜,我们往往是“都市夜归人”。我这段时间飞境外航班,倒时差是最痛苦的事。比如飞到洛杉矶睡了1天,时差刚倒过来,第二天接任务又飞回北京,马上得继续倒时差。
即使吃饭睡觉都“没谱”,也要自己想办法在“没谱”里找到“谱”,首先要保证必要的营养,保证高效率的睡眠,其次就是科学训练,这样才能有一个好身体,第三要有好的心态,可以化解压力。这3点,是我能想到最好的调整办法,还是比较有效的。
最应该感谢的是家人
马嘉彬:干我们这一行,家庭的概念不一样,我们算家里的“特殊人”。以我为例,基本上是全家人都围着我转,而事实上,家里的事根本指望不上我。每个月的飞行计划一出来,我们家就得按照我的飞行时间制订家庭计划:我在“天上”的时间,大家该做什么;我落地这两天,能带着我做什么。别人家吃个团圆饭一般都安排在双休日、节假日,我们家的团圆饭,只能等待我回到地面的时候。而这个计划甚至得随着天气变化随时变动:赶上恶劣天气,航班晚点、延误、取消,我们家的家庭计划也得随之晚点、延误、取消。
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对家的亏欠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出去旅游过一次。去年答应过带女儿去动物园,到现在还没有实现。我想,今年一定实现这个承诺。而小张(张玉青)7年春节都未回过一次河北老家。
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们无法做好这份工作。我们做空警的,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们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