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虎 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公共秩序管理支队民警
经历:河南南阳人,2007年考入北京市公安局
王虎,为人亲和、踏实肯干,同事都亲切地叫他“小虎子”。
2007年,这名河南南阳小伙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考入北京市公安局,成为治安总队的一员,负责全市预防煤气中毒工作。
冬季快来了,王虎与同事更加忙了。“虽然许多节假日不能回老家探望父母,但我的工作与千家万户打交道,能看到万家灯火平安,让我很欣慰。”王虎说。
预防煤气中毒工作领域的骨干
每年冬季的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是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公共秩序管理支队的“重头戏”,前后历时5个月。他们须代北京市政府牵头组织20余个相关职能部门,从调查摸底、社会面宣传、入户检查、炉具市场整治、事故调查等多个环节开展工作。
2007年12月,王虎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冬天,石景山区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件,一对20多岁的夫妇和他们刚满1岁的孩子煤气中毒身亡。这对夫妇因疏忽大意,未盖炉盖导致一氧化碳泄漏,3个鲜活的生命离开了人世。
亲眼看到这样的惨剧,年轻的“小虎子”潸然泪下。他陷入思考:如何能提前预防,避免悲剧发生?
每逢有事故现场,王虎总是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分析一氧化碳泄漏的原因,节假日也不例外。他开始钻研煤气中毒预防理论,从预防常识到急救知识,从炉具安装到使用窍门,从事故高发时段到恶劣天气对事故的影响……没多久,他就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类预防知识了。
虽然熟练掌握了理论知识,但还不足以把住预防煤气中毒工作的“命脉”。为了让更多老百姓知道预防知识,王虎协助将教学片改编成了绿豆蛙系列宣传动画片和相声剧,用轻松幽默的形式宣传预防,给老百姓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每年冬季,他依靠多种渠道宣传预防知识,让全市160余万户、460余万名群众感受到了来自治安民警的温暖与贴心。
目前,王虎已经是预防煤气中毒工作领域的骨干和专家,被一些单位聘为教师,专门讲授涉及一氧化碳安全常识的课程。
研究民用有毒气体报警器标准
在掌握防范煤气中毒的基本技巧之后,王虎继续深入钻研:如何从根本上减少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率?
由于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的有毒气体,不容易被人察觉和难于防范,因此也被称为 “隐形杀手”。为了提升大众的整体防范意识,王虎利用在学校学习的治安技防知识,参考翻阅大量资料,查找国外应用案例,寻找最科学最简单的手段,防止灾难发生。
王虎调查发现,居民家中没有使用有毒气体报警器的先例。这项技术主要用于工厂及矿区,国家没有针对民用有毒气体报警器制造的统一标准。他想,要是能推动民用有毒气体报警器的应用,通过技术标准设置,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小虎子”通过实地考察,找到一家生产一氧化碳报警器的工厂。他深入了解了报警器的应用原理和应用情况,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座谈,探讨一氧化碳报警器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经过多方论证,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最终形成了推广一氧化碳报警器的调研意见,得到北京市政府的批准同意后,在全市大力推广。
目前,北京全市共推广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59万余台,所有安装使用的取暖户均未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全市煤气中毒死亡事故较推广报警器之前下降近50%。王虎的这项成果还荣获了北京市公安局第八届青年民警科技创新活动三等奖。(记者 胡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