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这民警一口河南腔,深受老乡欢迎”

2013-09-22 14:57: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 

人物:史怀良 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园岭派出所社区民警

经历:29岁时从河南到深圳,第10个年头在外乡过中秋节

像往年一样,史怀良在中秋节将思乡之情埋在心里,与社区居民一起过节。他说:“我经常打电话给远在河南小山村里的父母,给他们讲自己的从警故事。”这是史怀良感到最自豪的地方。

史怀良,38岁,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园岭派出所社区民警。2004年,29岁的他从河南省公安厅直属高速公路交警岗位考入深圳警队。他在园岭派出所工作了将近10年。在深圳这个移民城市,史怀良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外地人。相反,因为他的河南腔,倒给他开展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这民警一口河南腔,深受老乡欢迎。”辖区居民告诉记者。

当保安的老乡都支持他的工作

刚来深圳时,一口河南腔的史怀良和同事们交流起来有些费劲。有一天,他通过对讲机汇报接处警现场及处理情况时,值班室的同事请他讲普通话。 “我讲的就是普通话啊!”史怀良说,当时真是让他哭笑不得。

不过不久同事就发现,史怀良的河南腔不是坏事,反倒是好事。

在深圳工作的前5年,史怀良在被称为 “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商业街开展社区工作。华强北商业圈人流、物流极大,电子产品值钱、好出手,不少小偷来 “淘金”。当时,各物业公司、各电子市场都各自为政,只管楼内场内治安,这让过往行人尤其是拉货的人频频成为被侵害目标。

在史怀良的辖区,保安员、保安班长、队长大多来自河南及周边省份,他们都愿听河南腔。史怀良安排安全防范工作时,他们都是积极响应。说着带有河南腔的普通话,史怀良积极联系社区内各物业负责人,整合各物业公司的治安力量,组建外围巡控队,制服与便衣结合,连续打击偷盗行人财物的犯罪嫌疑人。保安员配合公安工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盗窃发案率下降了。向住户、门店提防范建议

5年过去了,华强北片区单独成立了华强北派出所,史怀良被安排到园岭新村老式住宅区。这里盗窃案件频发,保安员严重不足。史怀良逐家逐户走访,查找盗窃原因所在。住户邓先生曾一年被盗3次,史怀良发现他每次外出或晚上休息时从不用钥匙反转锁芯,小偷可以轻易用卡片将门锁捅开。

史怀良便开始编写、印发、粘贴自我防范宣传资料,在宣传页上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并向群众做出承诺,愿义务到园岭新村任一居民家中,现场研判并提供个性化防盗建议。至今,他已向2000余家住户、门店提供过具体的防范建议,采取了防范建议的这些住户、门店至今没有一户被入室盗窃。

园岭新村西北区有个停车场,长期以来,住户停放的车辆经常被盗。根据现场勘查,史怀良发现停车场被5栋楼房围住,小偷盗窃时不容易被发现。他建议业主通过会议、投票等方式成立自治小组,实行自防自治,集资安装监控设备及停车场相应设施,每天组织退休老人在小区义务巡逻守护,盗车的发案率大幅下降。

5年来,园岭新村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治安逐年好转。今年以来,史怀良负责的社区仅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并创下重大刑事案件连续6个月零发案的历史最好纪录。(记者 陈奕璇 通讯员 任冠元)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