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6时许,台湾海峡海面上大风四起。与此同时,一场荡涤罪恶尘埃的暴风,即将在海峡两岸同时刮起。
“犯罪团伙以 ‘赴台结婚’、‘健康检查’、‘医学美容’、‘商务参访’为名办理赴台证件,假称介绍大陆女同胞赴台务工,实为拐骗赴台强迫其卖淫。”17日,福建厦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向记者介绍:“我们马上要去摧毁的,就是调度指挥在台同伙强迫被拐大陆妇女卖淫的‘罪恶轴心’,‘8·28’拐卖妇女案犯罪嫌疑人‘隐身’大陆的窝点。”
同时,台湾执法部门也拉起“天罗地网”准备撒向在台犯罪团伙成员。
侦查中情报信息显示——
幕后推手“调度窝点”远程指挥卖淫活动不久前,一条案件线索由台湾发向大陆。
台湾“移民署”发现,2012年11月以来,有一犯罪团伙拐骗强迫大陆妇女赴台从事卖淫活动,且犯罪活动组织者极可能藏身大陆。台湾“移民署”遂向大陆公安机关发函,请求协助侦破案件。
公安部高度重视,迅速部署犯罪嫌疑人藏身地福建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福建省公安厅接到公安部通报后,随即要求厦门市公安局开展案件侦查取证工作。8月28日,厦门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同台湾执法部门互通情报信息,着力推进案件侦破,也标志着“8·28”拐卖妇女案的侦破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
随着两岸侦破工作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情报信息汇总到一起,“勾勒”出一条拐卖产业链的罪恶轮廓。
福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王锡章分析,设在厦门市海沧区出口加工区的“调度窝点”,其实就是控制所有卖淫活动的“幕后推手”。”
厦门公安机关发现,“调度窝点”权限极大,操控拐卖产业链的所有“环节”,也就是全部在台同伙。
“调度窝点”出自外号“阿肯”的台湾籍“调度管理员”、主要犯罪嫌疑人陈胜智及同伙之手。他们负责协调部分同伙到台湾的酒店、宾馆等处散发招嫖卡片招揽顾客;指挥专门人员运送在台大陆妇女至指定地点卖淫;负责收嫖资,安排发工资……
缉捕中执法部门透露——
犯罪团伙“各工种”各司其职、组织严密
刚落网的陈胜智满脸沮丧,几小时前他绝不会想到,自己会“自投罗网”。
经过前期缜密侦查,厦门市公安机关在海沧区锁定了陈胜智藏身的 “调度窝点”。9月17日,海峡两岸执法力量联合出击,重拳挥向“8·28”拐骗大陆妇女赴台从事卖淫活动犯罪团伙。
当日8时,厦门市公安局湖里区分局民警来到该窝点门口,准备实施抓捕。
此时,门突然开了,陈胜智走了出来,民警将他逮个正着。
另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林英哲的落网,也非常具有戏剧性。
当日,本已回到台湾的林英哲并未意识到已进入两岸执法机关视线,依旧原计划坐客轮回厦门。厦门刑侦、边检民警联合行动,16时,林英哲刚踏上大陆的土地,冰凉的手铐就牢牢套住了他的双手。
两岸执法部门透露,除了陈胜智、林英哲这两个操控拐卖产业链关键人物分工明确,犯罪团伙组织也非常严密。
在台湾犯罪团伙成员被分到两条“平行线”上“列队”,“各工种”各司其职、互无交集。
一条线负责招揽客户,主要由所谓的 “妈咪”、“爹地”,从非法娱乐场所拉客,发招嫖小广告宣传等方式引来嫖客。
另外一条线,其作用是为被拐妇女提供“后勤保障”,主要由“经纪人”负责,工作包括协调“调度窝点”和产业链下游利益分配,为卖淫妇女配备专职“马夫”等内容。
“马夫”,顾名思义,就是接受指令运送被拐妇女卖淫的人,还承担着将卖淫情况向“调度窝点”反馈、看管卖淫妇女等任务。而“马夫”的一切行动,都由“调度窝点”通过网络电话完成指挥。
审讯中大陆警方厘清——
打拐合作机制让“隐身术”无处施展
“跨海打网络电话,往往难以查询拨打者所处位置,这就让拐骗大陆女同胞赴台从事卖淫活动的犯罪嫌疑人存在侥幸心理,来大陆玩起了‘隐身术’,设立调度窝点,以此躲避台湾执法部门打击。”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说。
17日11时许,厦门湖里分局审讯室里,民警义正言辞告诉每名犯罪嫌疑人,其两岸的同伙已悉数落,嫌疑人开始坦白拐卖产业的利益链。
陈胜智交代,一天获利最多时达3万台币,最少时也得有1万台币进账。嫖客所交费用,都是他来进行利益分配。“妈咪”抽水,“经纪人”盘剥,“马夫”压榨……最后,才轮到拐卖利益链“最末端”,即被拐骗至台湾从事卖淫活动的大陆妇女。
民警林国春介绍,陈胜智、林英哲在大陆经营这一犯罪团伙已半年多。“调度管理员”甚至用数字为同伙编了号码,犯罪团伙内部相互联系多以编号相称。
查清这一拐骗大陆女同胞赴台从事卖淫活动的犯罪团伙情况后,两岸执法部门决定同步实施集中抓捕、解救行动。
17日,两岸执法部门同步实施集中抓捕、解救行动,捣毁窝点4个,抓获19名台湾籍、2名大陆籍犯罪嫌疑人,当场解救6名大陆被拐妇女。
至此,该犯罪团伙宣告彻底覆灭。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拐骗大陆妇女赴台湾强迫卖淫案往往团伙组织严密,作案手段隐蔽,“今后,两岸执法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打拐合作机制,密切协作,联手行动,始终保持对拐骗妇女强迫卖淫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