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的消防带怎么还没有安装,等会儿去催催。”昨天上午10时许,在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新工社区太平巷16号一单元的一楼过道上,58岁的周作建阿姨皱着眉头指着空空的消防箱有些着急。
周阿姨是新工社区的老住户,她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邻里消安办”的志愿者,也就是消防安全监督员。今年4月,紫阳街道在辖区12个社区率先成立消防安全监督民间组织———“邻里消安办”。目前,像周阿姨这样的志愿者已有1000多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一方平安,共检查隐患613处,整改隐患608处。
每天早上8点多,走出家门到社区的楼道里走走、附近的路段巡查一番,已成了周阿姨雷打不动的习惯。“这不,中秋和国庆两个节日要来了,要加紧巡逻。”周阿姨检查完消防箱,又跑下楼,踮起脚尖凑近看看灭火器。
今年8月下旬,周阿姨在巡查凤山路一带时,发现有两辆可疑的面包车,车身破旧,后备厢还用铁锁锁上。周阿姨透过缝隙,看到车里放着四五个煤气瓶。“那么热的天气,当时地面温度总有摄氏六七十度。煤气瓶长时间处于高温下,很容易爆炸。”她赶紧把这一隐患汇报到社区消防工作站。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社区将情况层层上报。很快,上城区安监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以及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同赶到现场紧急处理,存放煤气瓶的面包车也被拖走了。两小时后,安全隐患彻底解除。
电线有没有乱拉乱接、消防通道上有没有堆积物、消防器是否过期、消防应急灯亮不亮……不仅是周阿姨,这1000多名志愿者,每天义务巡查时绝不落下任何一个消防安全隐患。“我们来巡查,居民都把我们当成检查工作的,像周阿姨他们去就像是邻里间串门一样的亲热。”社区工作人员说,虽然志愿者没有统一的服装,也没有统一字样的红袖章,但他们人人心中都有统一的心愿,那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提升家门口的安全系数。
“我们街道属于老城区城乡接合部,陈旧木结构房屋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年老体弱人员多,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紫阳街道消安办副主任倪国夫说,现在,有了社区居民担任消防安全草根监管员,参与社区日常消防安全巡逻,及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并化解,使得整个街道形成了消防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编后:
什么是“消防安全,人人有责”?这个街道做了很好的注释。
什么是邻里守望,这些草根卫士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两节临近,我们要把安全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人人都是我们家园的“消防兵”。
·浙江杭州:各有所长的巡防队织起一张平安网
·浙江杭州余杭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创平安
·浙江杭州推出消防知识读本丛书
·浙江杭州滨江法院聘任6名特约监督员
·浙江杭州:有了这些面孔 百姓尽享平安
·浙江杭州余杭区借公布法治指数“治治病”
·浙江杭州余杭区借公布法治指数“治治病”
·浙江杭州:“品质检察”提升办案质效
·浙江杭州:普法注重创意打造特色品牌
·浙江杭州火车东站打造三分钟接警圈
·浙江:杭州出台医疗纠纷鉴定人出庭细则
·浙江杭州余姚铁警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