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江苏苏州:信息技术应用助力检察工作见成效

2013-09-16 14:37: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苏州智造”:向着信息化迅跑

  江苏苏州:信息技术应用助力检察工作见成效

  检察官通过远程视频讯问系统提讯犯罪嫌疑人

  ■审视近年来苏州检察信息化的发展轨迹,一条清晰的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以信息技术促进执法规范,以执法规范树立司法公正。

  ■运笔多年,苏州检察信息化带来的效率风暴,吹进了执法办案的每个角落——反贪线索查询评估辅助决策系统、菜单式初查信息模块、羁押必要性审查辅助评估系统……

  ■回应和满足社会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让检群沟通更顺畅,科技很给力。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革命”重新塑造着世界,也在深刻改变着检察工作。

  翻开苏州检察的“信息化档案”,人们就会发现,苏州市检察机关已经成为江苏省检察系统信息技术应用的领跑者——全国率先建立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推出全省首个远程视频讯问系统,全国地级市检察院第一家电子取证实验室……检察信息化的“苏州智造”,已经成为支撑、助力和引领苏州市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公信力的强劲引擎。

  ■规范

  信息化叩开执法规范化之门

  审视近年来苏州检察信息化的发展轨迹,一条清晰的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以信息技术促进执法规范,以执法规范树立司法公正。

  2012年8月30日,苏州市平江区法院开庭审理苏州文物商店原负责人夏某私分国有资产案。

  法庭上,公诉人通过视频、书面材料一一展示涉案电子证据U盘的取证、固定、检验鉴定全过程:

  ——取证人员来到夏某的办公室,使用便携式取证设备,用只读接口对涉案U盘上的涉案文件进行提取、固定,制作副本;

  ——将涉案证据文件刻录成光盘,现场移交侦查人员,并由鉴定人、见证人、侦查人员在相关鉴定材料上签字确认;

  ——涉案U盘文件的提取、登记、制作副本、原件当场封存等所有环节均在夏某的办公室一次性完成,在实验室内检验鉴定时,也是在同步录音录像的监控之下,直至出具鉴定结论。

  丝丝入扣、公正规范的检验鉴定过程,电子账簿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真实性不容置疑,检验鉴定结论真实可信,连被告人的辩护律师也不由得惊叹:“检察机关的执法规范让我很佩服。”

  2008年苏州市检察院电子取证实验室起步之初,就把规范电子证据的收集、固定和鉴定摆在突出位置,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检验鉴定工作,其目的就是“让电子证据在诉讼活动中必须具备证明能力和证明力”。

  2011年10月23日,苏州市检察院的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评审,成为全国检察系统四家电子取证实验室之一,也是地级市检察院中唯一的一家。

  顺应时代发展,依托信息技术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是苏州市检察机关不懈努力的方向。

  为强化内部监督,常熟市检察院于2007年开发了“内部监督管理平台”,后来这个管理工具在全省推广,通过对预警、执法、奖惩3个层面12项网络机制的监管,严控廉政风险。

  2010年,苏州市检察机关开发应用“案件监督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市两级检察院办理的批捕、起诉案件统一受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以及赃证物条形码流程管理。

  今年2月1日,随着全国首个完整意义上的“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在苏州全市政法机关全面试运行,执法规范化实现了向检察机关之外延伸,各政法部门通过平台相互监督制约,共同推进规范执法、公正司法。

  “这个平台拓宽了检察机关的监督渠道,公安机关发破案信息、社区矫正活动信息均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视野,减少了监督盲区。”苏州市检察院检察长王君悦介绍说,通过办案程序公开、期限警示、自动流转,办案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其他政法机关的监督之下,防止违反办案期限互借办案时间、送达文书不及时或时间倒签、纸质文书私自撤回修改等不规范现象。

  ■高效

  “数字检察”释放效率红利

  案件数量占江苏全省的五分之一,人均年办案量200多件,苏州市检察机关曾被案多人少的矛盾压得喘不过气来。现有条件下,大量增加编制已不可能,长期超负荷工作难于可持续发展,也潜伏着办案质量下降的风险。怎么办?向管理要效率,向信息化要效率,成为苏州市检察机关的终南捷径。

  2009年9月开始,省级以下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逮捕权上提一级,使本就只有7天的审查逮捕期限更加紧迫。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开发了“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决定权上提一级办案软件”,上下级检察院联网保密传输电子卷宗、在线阅卷、同步审查,并可以使用“远程法律文书打印系统”直接开具法律文书。

  如果说飞机、高铁等现代交通工具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那么网络科技再次将“距离”重新定义,释放出极高的工作效率。

  2012年1月,一场“技术革新”在昆山市检察院悄然进行——铺设该院与看守所之间的专用光缆,安装全方位摄像头、音视频采集、显示和存储设备,研发讯问笔录同步修正软件和示证软件……

  通过该系统,承办人在检察院内轻点鼠标,即可实现对身处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隔空讯问”;讯问时,办案检察官可以同步修正讯问笔录,防止书记员记录有误;清晰的音视频,甚至可以捕捉到讯问对象细微的心理变化……

  据统计,2012年昆山市检察院审查批捕时采用远程提审嫌疑人1597人,占全年受理提请逮捕案件总人数的68%。以往去看守所提讯一次需半天时间,但远程视频讯问一般只需20分钟就能完成,人均节约25至40个工作日,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无独有偶,量刑建议也成为苏州市检察机关信息化的发力点。

  “以往计算量刑建议参考刑,要翻阅《量刑建议指导意见》,还要确定各种量刑情节,加减计算,最后给出参考刑,一个复杂案件的量刑建议工作往往花费半天甚至一天时间,费时费力。”

  现在,面对一米多高的卷宗,20多名被告人,涉及三四个罪名的疑难复杂案件,如何提出规范的量刑建议,对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小王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他登录“量刑建议辅助系统”,把与各个被告人有关量刑的自首、累犯、立功、退赃等情节逐项输入,20多人的《量刑建议审批表》就自动导出。

  据悉,该系统自2012年9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运行以来,已对570多名被告人提出了量刑建议,法院采纳率达到94%以上,成为公诉人的“电子帮手”。

  运笔多年,苏州检察信息化带来的效率风暴,吹进了执法办案的每个角落——反贪线索查询评估辅助决策系统、菜单式初查信息模块、羁押必要性审查辅助评估系统……

  ■便民

  科技让检群沟通更顺畅

  回应和满足社会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让检群沟通更顺畅,科技很给力。

  近日,在苏州工业园区景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小张熟练地登录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一站式征信检察在线中心”,按照提示两分钟就完成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在线申请。20分钟后,电脑提示,申请已回复。小张轻点鼠标,一份加盖检察院印章的《查询行贿犯罪档案结果告知函》打印出来。整个查询、出函过程不到半小时。

  “一站式征信检察在线中心”改变了传统的现场递交申请、等待查询的模式,实现了在线申请、回复及验证,方便快捷地为申请单位提供查询服务。此外,在线中心还设置了结果查询、告知函验证等功能,招标方只要输入告知函编号,就可验证真伪。据了解,该系统自2012年7月设立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已受理各类机关、企业网上申请查询900多次,网上查询注册单位233家。

  依法保障辩护律师的阅卷权等权利,既是贯彻实施律师法的需要,也是保障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姑苏区检察院研发了律师身份认证系统,建立专线把检察机关与司法局执业律师数据库对接。在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中心的读卡器上,律师只需要刷一下二代身份证,即可完成认证。

  律师还可以在苏州市检察院登录“电子卷宗阅读系统”,远程查阅各基层院的电子卷宗,实现律师查询、阅卷的一站式服务。

  虎丘区检察院开发的“案件信息查询系统”,为当事人、律师提供电话、短信、网络等案件查询服务,并将服务延伸到案件移送法院后,如告知开庭时间、判决结果、二审判决或裁定等情况。

  2012年7月6日,在江苏省检察机关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工作座谈会上,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苏州大学教授李晓明如此评价:“运用信息技术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见证的是人权和法治的进步。”(卢志坚 朱家春 李跃)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江苏检察长: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中央媒体聚焦江苏检察“看得见的正义”
·江苏张家港法检“两长”首次联审
·国家司考结束 江苏副省长视察考点
·江苏政法委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教育实践活动
·江苏常熟检察院合心工作带党建

·江苏常熟检察院合心工作带党建
·江苏连云港交警:3嫌疑人长途贩运3千克冰毒
·江苏政法委: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教育实践活动
·[视频]江苏:怀孕遭辞退 法援介入女工获赔
·江苏:积极发起和参与集群战役
·江苏司法厅厅长调研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