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河南鲁山:女法官组团调结“骨头案”

2013-09-16 18:33: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一起三年没有得到彻底化解的矛盾纠纷,让同村的两户村民视若“敌人”,四名女法官“组团”进村入户调解,这场多年未解的案件终于冰融雪化。9月11日,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法院四名女法官组成的调解团队,在磙子营乡西三山村成功调解一起因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引发再审的案件。

这是一起历时三年多的矛盾纠纷。2009年,家住鲁山县磙子营乡三山村的陈某和李某因西气东输征用土地赔偿款的归属发生纠纷。2010年,陈某将李某诉至鲁山县法院,法院判决后陈某又提起上诉,平顶山市中级法院将该案发回鲁山县法院重审。2011年,鲁山县法院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陈某不服,于2013年7月提出再审申请。三年来,鲁山县法院法官多次给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磙子营乡党委政府、乡司法所和村两委及人民陪审员也都多次协助做工作,但都因多种原因无功而返。

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彻底化解矛盾纠纷,今年9月11日,鲁山县法院组织让河法庭庭长魏钰玺、民三庭庭长王春晓、审监庭庭长南红璞、助审员孙菁华四名女法官组成的调解组,再次来到当事人家中进行调解。

为了避免双方当事人见面后矛盾激化,调解组决定采取“背对背”的方式调解,分头做当事人的工作。中午时分,四名女法官先到李某家,李某及其家人虽然态度很客气,但还是能感觉到他们对法官到来的抵触。看到李某的妻子正在院子晾晒刚收的花生,女法官们一边询问今年的收成,一边坐下来动手帮忙。唠了一会儿家常,李某及其家人逐渐平静下来,李某也开始滔滔不绝倒起了苦水,从自己家作为“外来户”的势单力薄,到案件涉及土地开垦时的艰辛,再到自己希望通过此案能“争口气”的激愤:“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如果这次我轻易低头,以后还会受欺负。”

认真听了他的诉说,女法官们感觉到只有解开李某的心结,这起案件才有调解成功的可能。于是,女法官们便从当地的风土人情说起,与李某继续攀谈,在听说李某有木工手艺,但为了这起官司,已多年没出去打工时,法官们给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这场官司,以你的手艺,出去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就比这几亩地一年的收益多,这还没算上打官司耗费的钱财、精力、生的气。都是乡里乡亲的,有时候适当让步,并不是无能的体现,更何况听说对方还是您的长辈。”

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解和引导后,李某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表示愿意放弃土地的耕种,但要求陈某给予他一定的经济补偿。

听了李某提出的条件后,女法官们立即分头行动:留下两位法官继续和李某聊天,另外两位法官则带着初步形成的调解意见赶赴陈某家中。经过一番耐心劝导,晚上8点多,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李某放弃土地的耕种,陈某一次性补偿李某现金1000元。

一场多年未解的纠纷,在女法官们的真挚和柔情中终于冰融雪化了。(记者 亚洲 通讯员 李永超 耿海鑫)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