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于9月14日至15在全国统一举行,这是我国统一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实施以来举行的第十二次考试。9月13日至14日,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大程到湖北省检查国家司法考试组织实施工作情况。在湖北期间,赵大程听取了湖北省司法厅等有关部门关于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工作准备情况的汇报,并讲话;到华中科技大学考点实地检查考场情况,与考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听取了考生对考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广大考生认真从容参考,努力考出好的成绩和好的水平;看望慰问了一线参加组织考试的公安、无线、教育和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的同志们,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赵大程在讲话中指出,做好今年的司法考试工作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总要求,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司法考试工作的职能,就是为政法队伍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输送和储备合格法律人才,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提供人才保障。做好国家司法考试组织实施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按照司法部的工作部署,认清肩负使命,增强责任意识,弘扬担当精神,全面履行职责,把今年的国家司法考试工作切实做实、做细、做好。
9月14日、15日举行的第12次国家司法考试,全国报名人数达43.6万余人,创12年来最高纪录。
司法考试为何持续升温?多位司法局负责人和法律工作者表示,政策放宽和国家民主法治进步是升温的两大主因。
为促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依法规范开展,今年初,安徽率先在全国出台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规范。规范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工作保障、工作指导等方面对全省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和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各地在实践中也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调解模式和方法。在铜陵市铜官山区就有这样一批调解工作室,它们有的以个人命名,有的和行业结合,极具个性化,被当地群众称为“调解超市”。 “调解超市”实行两条线设置模式,即社区一条线和行业一条线。社区这条线的调解员是社区工作人员,他们都有着多年的群众工作基础和经验,居民对他们比较熟悉和信任;行业这条线的调解员则是专业人士,负责调解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
由省律师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律师巡回宣讲活动”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四个年头,今年的活动规模更是扩大到“百名律师进千家科技创新企业”。不久前,省律协因为这项活动的成功举办,而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先进集体”。
上周五下午,省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名元和参与这项活动的骨干律师开了个座谈会,宣布好消息的同时,也座谈了不足之处。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青海省司法厅党委采取有效措施,在深入领会中央及省委的部署上下功夫,在认真对照“四风”问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上下功夫,班子成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在了解掌握情况的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健全作风建设的具体制度和规定,提高了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
9月12日,北京市监狱局第一届服刑人员心理剧大赛进行决赛。历时2个月,共计128个剧目参评,先后有600多服刑人员登台表演……,一幕幕心理剧,一种新的心理矫正模式成为首都监狱系统着力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新品牌。
北京市监狱局教育改造处处长尉迟玉庆介绍,在心理矫正方面我们一直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心理剧就是其一。我们将用于少数人心理治疗的专业心理剧进行“本土化”改造,让其成为非专业人员都能看懂、有所启发的心理情景剧。剧情都是真实的故事,演员大多是有心理障碍的服刑人员,目的是心理矫正而不是娱乐。
据介绍,今年是司法部确定的“教育质量年”,为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各单位经验交流,北京市监狱局决定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心理剧评比和心理矫治个案评比活动,并将其列为教育改造工作年度折子工程。今年3月,市局印发心理剧评比活动通知,进行了统一部署。要求各单位充分借助社会专业力量,聘请社会专家参与指导,提高专业性和剧目质量,避免与一般的小品表演混为一谈。剧目内容应紧扣教育质量年主题、深入联系改造生活实际,真实反映服刑人员改造心得和教育改造工作成效。从4月初到6月中旬,各单位完成心理剧脚本创作与审核、人员挑选和排练工作。6月下旬至8月中旬,各单位分别开展了心理剧评比初赛。为了扩大受教育面,各单位将全部参赛剧目制作成光盘,通过狱内闭路电视进行播放,组织全体服刑人员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