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中国梦,加强民生建设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特别是随着民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民生事业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高的认识,对民生建设的内涵更加清晰,民生建设不仅包括硬件建设,而且还应该包括软件建设,而法律服务应该是民生建设中软件建设的核心内容,所以,法律服务应该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必须要享受到的公平的政府服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民生工程建设越来越成为政府投资和工作的核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的民心工程。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必须要享受到的公平的政府服务,具体来讲,它包含四个特征:一是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要成为民生工程,其基础是这个工程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程,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道路交通等等。如果离开了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个基础,就不是民生工程。二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民生工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是核心,是为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如安置房、廉租房建设,就是为了帮助困难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中住有所居;农田水利建设就是为了解决农民群众生产中灌溉问题,确保农业生产丰收。所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是民生工程的核心。三是追求公平。民生工程的目标是为了追求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都享受到公平的政府服务,例如义务教育,就是要保障所有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保障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义务的九年教育;例如法律援助,就是要通过提供无偿的律师辩护服务,确保没钱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人民群众也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以确保公平正义。四是政府提供或购买。民生工程建设由政府提供或购买是民生的关键,之所以叫民生,关键就是要由政府提供或购买,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生的目的。
法律服务是民生工程建设中的软件建设
民生工程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在现实生产生活当中,我们往往重视和关注的是民生工程建设中的硬件建设,好像民生工程建设中只有硬件建设,而往往忽视或不重视民生工程建设中的软件建设。实际上,民生工程建设当中,软件建设也是非常重要和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和重视的一个方面,因为民生工程建设当中的软件建设目前与硬件建设相比,还非常薄弱,并没有引起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建设的速度和高度远远落后于硬件建设,而法律服务就是民生工程建设中的软件建设。
在民生工程建设中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中,其硬件建设如道路、交通、学校、医院、保障房、就业、培训、文化体育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广场等等,都是看得见、摸得着,有些甚至是一个城市或地方的地标性或标志性建筑,因而是硬棒棒的工程。而法律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服务,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思想领域范畴内的服务,并不是硬件建设方面物质服务。例如法律服务方面的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司法鉴定、仲裁服务、律师辩护等等,他们是在法律层面上,也是在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上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确保公平的阳光也照耀在他们的身上,使公平正义普照在每个人身上。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说法律服务不但是民生工程而且应该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法律服务既是民生更服务于民生
民生改善、人民幸福,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抓住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抓住了平安中国建设的关键。司法行政工作和法律服务特别是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工作等,在促进解决基本民生问题、改善社会平安大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不断提出便民利民举措,积极引导广大法律服务人员和法律援助人员依法帮助群众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民生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新形势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要积极做好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工作,努力争取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努力满足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要大力加强和拓展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引导广大律师依法做好辩护代理工作,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的长效机制,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帮助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切身利益方面的法律问题。要围绕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事业,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大力推动“三个纳入”进一步落实,适时调整完善“三项标准”,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和工作机制,加强“12348”法律服务热线设施建设,为困难群众及时提供法律咨询等法律援助,实现法律服务民生工作更好地服务民生的目的。
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是实现法律服务民生工程的重要手段
要实现法律服务是民生工程的目标,真正将法律服务像别的民生工程一样来对待,核心问题是政府投入问题。政府投入关键是政府购买法律服务,要像道路交通、学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培训、住房保障、最低保障等等项目,纳入财政投资重点,列入政府工作重点,实现由政府投资建设的要求。就目前来说,法律服务并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更没有提高到民生工程的高度来认识,也没有作为民生工程来对待。因而,政府在投入上远远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这与我们司法行政部门对法律服务民生工程认识有差距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我们对法律服务民生工程宣传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往往说领导不支持,其实核心是我们宣传不够,领导对我们工作的认识不够,问题的关键在我们。
近年来,我们吴忠市司法局立足工作实际,提出了法律援助的工程性作用,专业化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方向,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四大事业,公证是预防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法律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等,从而促进了领导对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司法行政地位,推动了政府资金的投入。每年市财政用于司法行政工作的项目资金投入达到650万元,其中普法经费70万元,专职人民调解员报酬130万元,法律援助经费100万元,法治文化项目经费100万元,人民调解“以奖代补”经费250万元。投入的保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把法律服务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对待
要把法律服务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对待,关键在领导,核心在投入。尤其是司法行政部门,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敢于开拓创新,要大力宣传司法行政工作的服务作用、稳定作用、民生作用、行善作用、预防作用、公平作用、普法作用、教育作用等,引导社会和领导对司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将司法行政工作和法律服务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的民生工程,像道路交通、学校教育等其他民生工程一样,认识上高度重视,议程上排在前位,投资上重点倾斜,力量上大力加强。因为,法制的发达是社会发达的重要标志,法制的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核心体现。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把法律服务这项民生工程推向前进而不懈奋斗。
·浙江省法律服务“三改一拆”成效明显
·湖南“普法夜话”“法律服务夜市”贴民心
·天津二分院:发“订单”按需提供法律服务
·[视频]浙江司法厅:推动优质法律服务下基层
·150余律师专司公益法律服务
·浙江:唱响法律服务一体化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