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四中心”构建大调解工作平台
丽水找到平安创建“金钥匙”
浙江省丽水市近年来开展“大调解”体系建设,用老办法新思路,找到平安创建“金钥匙”,连续8年被评为浙江省“平安市”,2012年,群众安全感位列全省第一。
丽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晨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凭借“大调解”工作体系,老百姓不打官司、不花钱,也可解决矛盾纠纷,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住在丽水有安全感、活在丽水有幸福感、干在丽水有成就感、走出丽水有自豪感”成为群众的朴素感受,推动“平安丽水”创建再上新台阶。
2010年,丽水市在浙江省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文件,构建党政主导、各方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丽水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副书记王顺发介绍,丽水市大调解工作平台共有“一办四中心”,一办即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中心即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人民调解指导中心、行政调解指导中及司法调解中心。
在丽水市,“大调解”工作是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纳入党政综合工作目标管理。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还为“大调解”专门设立协调中心,落实行政编制,这在全省尚属首创。
丽水市首席调解员叶金书今年71岁,曾获司法部授予的“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称号,他告诉记者:“我从事纠纷调解工作至今已整整42年,自从开始建设‘大调解’工作体系,市里对调解工作特别重视,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坚实保障。”
“现在,‘大调解’工作是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有机构管事。”丽水市司法局局长张云高介绍,丽水市明确规定,市、县、乡镇三级按辖区总人口数,以人均不低于0.3元、0.5元、1元的标准,将“大调解”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统筹安排,并“以奖代补”,人民调解员凡成功调解一起案件,每件给予20元至150元不等的补贴。
不出远门不花钱,就地解决矛盾,青田县的人民调解“季宅模式”家喻户晓。案件调处率、协议履行率、群众满意率皆100%,云和县的“阳光大调解”声名远扬。像这样的品牌人民调解组织,丽水市有近3500个,调解员超1.5万名,其中专业调委会72家、具有地方特色调解组织26家,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大调解组织工作网络覆盖全市,2012年至今,各级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4.1万件,调解成功率为97.8%。
丽水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等调解资源,彼此联动,优势互补,拧紧了社会安全阀。
行政调解在“大调解”中的专业和综合作用也日益凸显。2010年,丽水市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从2008年的21.20%下降为7.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以来,共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近2500件,其中,仲裁调解1600多件,有力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近年来,丽水市出台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交调对接等各类调解衔接机制17个,还探索建立了重大刑事案件“诉侦、诉审、诉辩”三大协作机制,拓展大调解工作内涵。(见习记者王春)
·浙江宁波法院扎实推进破解“执行难”
·浙江海盐;“文艺警”老刘和他的“心防警务夜市”
·浙江: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超九成
·浙江临安:你打山核桃 我来保安全
·浙江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浙江宁波司法建议助企业防范外贸风险
·浙江宁波司法建议助企业防范外贸风险
·浙江宁波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巡控体系
·浙江:绍兴县“三道防线”守护平安和谐
·浙江:发源地诸暨探秘“枫桥经验”新发展
·浙江新昌县法院开展"送法下乡"司法服务活动
·浙江杭州推出消防知识读本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