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缘、台缘、商缘、家缘……不同的调解室被命以不同的主题,分别与不同的案件类型相对应,宽敞明亮,舒适优雅,在这里,有闽南古厝的茶香,有员工之家的温馨,有闽台相连的文化——走进今年5月刚落成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记者获悉,该中心成立3个多月以来,调解成功166件案件,调解标的额高达4亿余元。中院下辖的6个基层法院也建立了诉调对接中心,至8月底,两级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共成功调解各类案件1690件。
20年“后遗症”3天“治愈”
9月11日8时30分,调解员老严把一个房屋权属争议案件的双方律师召集在一起,这是他第三天主持双方调解。
“怎么样?王律师,老吴的火气有没有降一降啊?”老严笑着对该案上诉方老吴的律师问道。
“有,有,你们调解有方啊。”王律师的回答透出一丝轻松。
原来,上世纪80年代末,老吴利用自家房屋开设了一家小旅社。1994年,厦门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下称铁开公司)对老吴所住的片区进行改造,老吴的房子被拆迁,铁开公司为老吴提供了安置房,补偿一处店面。
可是,由于铁开公司建设项目多种资料缺失,不能办理产权证,导致店面迟迟无法交给老吴。双方为此展开了拉锯战,而这一拖就是20年。
2013年4月,倍感失望的老吴将铁开公司告上法庭,一审判决后老吴又向厦门中院上诉。
案件从立案庭到了调解员老严手里。曾经是老公安的严爱平,退休后走进了厦门中院诉调中心,当起了“和事佬”。
“20年,一代人都成年了,老吴的店面却一直无法兑现,心情可想而知,铁开公司应当顾及对方的感受啊!”老严对铁开公司的律师小黄说道。
“公司同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快解决这一历史问题。”黄律师的回答告诉老严,案件调解有了转机,他马上劝老吴的律师:“既然铁路方有了诚意,给人家一段时间,把材料备齐了协助办证。”
老严紧接着提出调解意见:铁开公司将店面钥匙交给老吴实际使用,并确认产权归其所有,老吴交清差价款、铁开公司备齐资料后将店面产权办理至老吴名下。
这时,律师拿起手机,围绕这一内容与各自的当事人沟通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律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双方同意调解结果。双方律师迅速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并握手言和。
⇨下转第二版
当事人说
法院上门送达“纠纷告知书”的成效比我们直接立案好得多。这一做法促使双方当事人主动和解,对住户来说,他的心结解开了,对物业来说,不到一个月就解决了欠费问题。法院的同志功不可没。
——汇嘉(厦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法务 彭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