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4日,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联南团)在南苏丹首都朱巴为中国第二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举行隆重授勋仪式,表彰中国维和警队为维护南苏丹和平与安全作出的贡献。
南苏丹地处非洲内陆,国土面积62万平方公里,人口840万,于2011年7月9日宣布独立。这是一个典型热带国家,气候恶劣,又受战争、经济等因素影响,政治动荡、治安环境差。
中国第二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于2012年10月26日赴联合国南苏丹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14名队员中有13人来自广西。他们一次次成功维和、扶困济贫,在当地留下一段段佳话。
来自北海边检站的刘圣皇被分配到西赤道州联合国警局工作。反政府武装及来自境外的零星武装集团经常滋扰此地。多年来,不少村民惨死在武装抢牛匪徒的枪口下。
因为当地无驻军,最近的警察局也有近30公里路程。虽然当地都有村民自卫组织,但无任何通信设施,匪徒来袭时,无法及时召集村民防范和通知邻村援助。
刘圣皇想起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吹牛角号传递讯息的习俗,来了灵感。他马上组织当地警察、附近各村村长和自卫组织队员开会,要求每个村都制作牛角号,遇有紧急情况立即吹响,附近村庄听到号声后也依次吹响,这样各村就会及时增援,当地警察也会迅速发现警情。
此后,匪徒两次试图偷袭村庄,都在震耳欲聋的牛角号声中仓皇而逃,该县抢牛案件大幅减少。
除了号角防御武装匪徒,维和警察粪坑救婴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佳话。2013年5月18日上午,南苏丹湖泊州伦拜克郡维和警察基地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称马夸村有婴儿掉进粪坑。接到电话10分钟后,维和警察到达现场,现场已经聚集了大量围观群众,当地警察、消防也已到达现场。据调查,婴儿是被生母丢弃在粪坑里的。维和警察陈煌明发现婴儿被困在距地面约5米的粪坑底,而坑口直径仅约30厘米。
陈煌明根据从事消防工作的经验,迅速与当地消防队制订救援方案,并与维和部队、维和医疗队联系,安排工兵、装备、救护人员到达现场。11时35分,被困婴儿终于被救出粪坑。
在当地居民眼中,中国维和警察既是和平卫士,也是友谊使者。他们不仅保平安,还积极为当地人民解决生活难题。2013年4月16日,警队在首都朱巴第一小学举行关爱困难儿童捐赠仪式,警队共捐赠了价值约8000元人民币的文体用品,并为参加仪式的学生提供饮用水、小食品和丝巾、领带等纪念品;警队队员还通过合影、玩游戏、表演中国功夫等方式,与学生们亲密互动。
捐赠仪式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当地新闻媒体对捐赠仪式进行了现场播报,联南团维和警察杂志也作了专题报道,为中国维和警察形象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