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伴随着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圣火徐徐熄灭,沈阳全运会交通安保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从全运会开幕到闭幕,从3年前启动部署到历时13天的决战攻坚,辽宁省沈阳市公安交管部门在“不调休、不限号、不封路、不设专用道、不扰民”的前提下,实现了点调交警“零距离”、抵离交通“零阻滞”、交通安保“零疏漏”、车队前导“零延误”等“9个零”目标,圆满完成全运会交通安保工作任务。
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长王金彪向《法制日报》记者这样评价:“十二运开幕式沈阳交通安保方案是近年来全国大型活动交通安保方案最好的一个。”
随时紧盯监控画面,点对点对相关部门及交警下达指挥调度指令,沈阳市交警支队调度长刘波在全运会期间每天连续工作15个小时。他告诉记者,得益于“点、面、线、块”4个层级指挥调度流程,各级调度长实现了对全市实名制上岗的2570名交警“零距离”点调部署。
开幕式是全运会交通安保工作的重头戏,当天要保证参加开幕式的6万多人和近2000台车辆安全、有序抵离奥体中心区域。为此,沈阳公安交管部门以奥体中心体育场为中心,设置通行验证点24处、调流点140处,由全体人员统一乘坐客车,编队分时入、散场,同时科学规划23处停车场地,设置停车泊位3320个,满足了开幕式当天1282台大型车辆、89台中型车辆、475台小型车辆的停车需求。
据统计,开幕式入场时间被成功控制在6小时内,散场整体仅用时48分钟,做到了行、停快速、有序,实现了抵离交通“零阻滞”。
在十二运沈阳赛区,除全运村外,还涉及22个比赛场馆和27个签约宾馆,公安交管部门共制定9类121个交通安保方(预)案,做到一赛一案、一场一案,确保交通安保“零疏漏”。
为了在不扰民情况下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公安交管部门组建120个交通引导团队,为涉赛车辆提供全程引导,共计为2963台车辆提供引导服务1400余次,涉及人员近9万人次,全部车辆“零延误”。
今年8月投入使用的沈阳市公安局智能交通指挥中心,集合交通数据汇聚、交通地理信息、专项业务管理等6大平台,管理功能增加至20余项,为全运交通安保工作提供“零缺陷”科技支持。
除了科技管理,巡逻设卡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在奥体中心,共设置140处调流点,部署32个巡逻组;在市区主次干路、17条国省干道、11条高速公路,部署警力开展24小时巡逻管控;在55个环沈护城河警务工作站及堵卡点,劝返危险品及剧毒化学品运输车辆247台次。
赛事期间,全市涉赛人员和车辆“零事故”;道路交通事故件、死、伤、损4项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9.5%、75%、61.5%、81.1%,下降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
全运会期间,沈阳公安交管部门还启动了最大规模的交通诱导直播行动,共组织省、市电视台、电台、网络等10余家媒体参与,“零拥堵”得以实现。
除了保证道路平安、畅通,沈阳公安交警“零保留”地对涉赛人员及市民做到有求必应、服务到位,共提供紧急交通服务100余次。
全运会期间,全市2570名交警全部实名制上岗,领导干部24小时在岗在位,每天指挥疏导时间长达10余个小时。在超负荷工作强度下,未发生因民警执法过错导致的群众投诉案件,“零投诉”是对沈阳公安交警良好形象素质的最好诠释。
沈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许文有说:“‘零’并不代表结束,取得‘零的突破’让沈阳公安交警站在交通管理工作的全新起点,以零为原点,突破之后必将是跨越发展。”(霍仕明 韩宇)
·[视频]辽宁:交警大队 心系全运保畅通
·[视频]辽宁: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今天将闭幕
·辽宁“四严措施”深化“护校安园”行动
·辽宁盖州开展爆破作业规范化演练
·辽宁凌源三十家子警务站严守辽宁西大门
·辽宁葫芦岛齐屯边防推行“七彩虹”校园警务
·辽宁葫芦岛齐屯边防推行“七彩虹”校园警务
·辽宁盘锦三角洲派出所抓获网上在逃人员
·辽宁大连治安支队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
·“@平安辽宁”联动平安全运巨能量
·辽宁营口站前分局全力打造“网上派出所”
·辽宁盘锦盘海高速交警严查客车交通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