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密切干部群众联系,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近两年,太原市开展了“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活动,将之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大课堂、检验干部作风的大考场,并以此为总抓手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紧步其后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活动、新近开展的窗口单位“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汇成了回应民生新期待的三部曲。
这三部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群众最盼望的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干部作风的转变和工作的实效取信于民,堪称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好教材。
为此,本报今起推出“太原市开展‘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推动作风转变的生动实践”系列报道,对这项活动及其产生的带动和影响从5个层面进行观察和思考,以期对全省各个地方、行业及部门的作风建设有所借鉴和启发。
集中六七天时间,十多个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部门一把手电视公开汇报,场内外观众多种方式投票,得分高下当场公布——这即是太原市近两年连续开展的“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活动 (以下简称汇报评议)。
汇报评议热动龙城,见行见效:
——两年累计投票数达115万人次,日关注人次数以百万,参与人数之多在全省、全国开先河,创下了太原电视台同时期收视率之最。
——2012年汇报评议中梳理出的问题当年解决率达97.38%;今年现场提出的144个问题一周之内解决了94个,梳理出的6242个问题正在积极办理解决之中。
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干部从群众的牢骚里找到了差距,群众从干部的目光里读到了真诚——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建成一流省会城市的目标就不会遥远。
【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谁来汇报、汇报什么?群众打钩说了算
部门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打分排排队
把太原建成一流省会城市,是太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420万人民做出的坚定选择和追求目标。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说:“目标是成功的灯塔。建设作风过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是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根本保证。”2011年10月,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主题为“人民要求是方向,人民满意是标准”的汇报评议活动,将政府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请群众打分排队。
全市99个部门谁来汇报?群众说了算。活动启动之初,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的活动领导组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等共计150余人,进行投票推荐;统计人员随机访问和入户调查1000例,请群众打钩。2012年参评部门为10个,今年扩展到12个。
300名现场评议人员涵盖面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抽选10人,从参评部门的服务对象数据库中由电脑随机抽取200人,由六城区组织群众层层推选代表66人,从政风行风监督员中筛选14人。
为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活动启动之时,主干道及公交车、出租车广告显示屏滚动播放活动公告,市级媒体在显著位置和黄金时段刊发活动内容、参与方式及参评部门场次。最终,在太原电视台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的、每个部门约一小时的节目采用录播加直播的方式进行,环环设计紧凑严密。
最带劲的要数互动环节,除场内观众外,还有场外观众通过电话、网络和微博等方式提问。最揪心的则是当场公布评议结果的几十秒,排在前面的没有一丝轻松,排在后面的几乎夜不能寐。
干部作风好不好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请群众评议打分排队,这种开放的胸怀,正是太原“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城市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开放更应成为一座城市的品格。今年,大到邀请国内一流开发企业参与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小到每个社区20万元惠民资金由社区群众投票决定怎么花……古老太原敞开胸怀,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