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西

江西嵩峰:立德讲理 奏响和谐文明主旋律

2013-09-12 10:48: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西政法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8月28日,修缮一新的上饶市第一家村级“道德讲堂”——广丰县嵩峰乡十都村道德讲堂内,国学老师蒋书友正在给村民和游客讲授古今道德观。别看小小的道德讲堂,通过对村民立德讲理、言传身教,这个偏僻的古村处处荡漾着欢乐的笑容、和谐的声音。

  十都村地处赣、浙、闽三省交界,明清时期是个三省通衢、商贾云集之地。为了躲避战乱,北方许多氏族陆续南迁,选择在十都定居,距今已有500余年,村里生活着祝、王、管、周等72个姓氏5000多村民。今天已经82岁高龄的村民王学清,精神矍铄,他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村里从没有发生过大纠纷、大矛盾,邻里间相处和睦。

  在十都村里,保存着完好的明代建筑30多栋,清代建筑150多栋,民国时期的建筑600多栋,循着历史的足迹,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奀水道出了“太平村”的奥秘:村民们但凡有些小矛盾、小纠纷,村里都导之以德,晓之以理,耐心进行劝解。村里的群众调解队和巾帼志愿队都是由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公益的村民组成。哪里有矛盾,他们都第一时间赶到,摆事实、讲道理,谁是谁非立辩立明。多年来,村里还坚持开展“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在全体村民中彰道德表率、兴明新风。

  以德立信、以理服人,关键在于村干部处处按规矩行事,工作得法。嵩峰乡党委书记郑明海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些村民看到村里青石路崎岖不平,想改成水泥路,可大部分人反对,因为村里正在搞旅游开发,要保持古村的“原汁原味”。村干部想出个好方法,把坚持要修水泥路的村民请到邻近的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古镇参观。看到哪里全是古色古香的青石路,当地老百姓靠发展旅游、办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些村民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

  “立德”、“讲理”不断传递,在村里形成了一股正能量。村民黄强水,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为了解决他的生活困难,村里每月定期资助慰问,一晃就是15年,直到他毕业参加工作。村民张荣强在外地打工时,因突发脑溢血导致身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消息传到村里后,几个年轻村民自己凑钱把张荣强接回家,轮流照顾……

  随着十都村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如今村里更加注重文明道德的教化作用,古村也成为全省最早一批零发案、零事故、零犯罪、矛盾零上交的“四零”村庄,评上了上饶市文明村庄。(傅云 郑颖)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