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国务院决定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

2013-09-11 18:51: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综合 

国务院决定再取消76个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

    中国政府网11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决定。这是中国近年对此类项目大量清理之后,又一次对“评先进”中长期存在的乱象“出拳”。专家表示,此举意在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作风,让政府职能回归本位。

    早在2006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就曾开展清理行动,将全国清查出的近15万个各种“评先进”项目中的逾97%予以撤销,只保留了4218个项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幅削减此类项目,减轻了基层、企业和公众的负担,推动了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

    在此次国务院取消的这批项目中,属于评比项目的有13项,涉及8个部门。专家认为,这其中有很多不应当由行政部门主导的评比项目,例如全国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选等。

挤压“含水量” 提高“含金量”

中央及地方严控评比达标表彰评估活动

    近年来,一些泛滥的评比表彰不仅干扰了正常工作秩序,加重基层、企业和群众的负担,也影响了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工作的公正性与可信度。本应是激励先进、鼓舞士气、加强管理、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却因过多过滥,在一些地方惹上了“贩卖白菜”之名。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减轻基层负担,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控评比达标表彰评估活动。

    2006年至2009年期间,由中央纪委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参与,全国共清查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保留了4218个项目,总撤销率为97.16%。大幅削减项目,减轻了基层、企业和群众负担,推动了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

遏制“找锦旗、争锦旗、抢锦旗”乱象

专家解读国务院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

    评比、达标、表彰等活动本是政府推动工作任务得到落实的一种方法。但是,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把这些手段当成目的,热衷于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形式主义盛行,不仅没有产生预期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甚至导致出现不正之风,群众反映强烈。

    从国务院取消的这批项目看,属于评比项目的有13项,涉及8个部门,这其中有很多不应当由行政部门主导的评比项目,例如全国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选、优秀研究生校园媒体评选、国家级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精品教材评选等。国务院这次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将给政府带来哪些影响和转变?如何以此为契机,治理长期存在的评比乱象,让政府真正回归本位

转变政府职能再出重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答记者问

为什么要清理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这项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下一步对清理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还有哪些举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11日就国务院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该负责人表示: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坚决贯彻“四个一律”的要求,继续做好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清理工作。

一是确保这批取消的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落到实处。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取消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对于国务院已经决定取消的项目,一律不得变相保留或恢复,防止“割韭菜”现象;已转交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承担的,一律不得使用财政资金和向企业或社会摊派费用。

二是继续从严从紧加快清理其他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相关牵头部门将按照先易后难、分期分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清理政策,下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展;与政府职能无关、对推动工作没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一律不得进行。

三是严格控制新设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严格按照《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批制度,切实防止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边减边增、明减暗增。

四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要依法加强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的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指导和监管。凡是违规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一经发现,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评比达标表彰评估有关规定,创新管理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使各级政府更好地把精力放在日常行政管理上。

    评论:清理评比表彰要防止“割韭菜”现象

    此次清理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中央无疑是再出重拳。但如何防止取消项目变相保留或“死灰复燃”格外令人关注,这就要求切实做到“四个一律”: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中央文件规定的,一律不得开展;与政府职能无关、对推动工作没有实际意义的,一律不得进行;已取消的,一律不得变相保留或恢复,防止“割韭菜”现象;已转交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承担的,一律不得使用财政资金和向企业或社会摊派费用。

    同时,简政放权也不代表一放了之。各地区各部门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清理政策,防止边减边增或明增暗减,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把该管的事情管好,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