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提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阶段,经济社会跨越转型的澎湃激流使城市化进程呈梯度推进,面对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酒泉市肃州区委、区政府高点站位,从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层次解读“让人民群众满意、让社会平安和谐”这一时代命题,从特殊的区位优势阶段化定位平安建设,并与酒泉市委、市政府“发展第一要务”的长远规划相结合,秉承“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助力服务”的全新理念,将科技元素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斥资近8000万打造了一个集功能实用性与技术先进性于一体的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化三维立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内嵌的“七项基本要求”、“六个一网”、“五个一”软件应用与人性化管理服务将根据全市经济发展、地理区位、治安特点和风险等级科学界定、具体量化城市、乡镇、社区平安建设标准及服务内容,项目自筹备伊始就受到了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酒泉市委书记马光明先后3次前往项目现场并提出“建设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全区域覆盖、全天候监控、全防区联动’的社会管理平台”的要求,这一平安工程不仅是平安建设的技防高地、更是一项崇高社会管理创新的政治使命,是西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示范。
本网讯(记者 吴萍萍 陶龙)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民心工程,众志成城发出一个声音:“国内领先、省内一流”
肃州区是酒泉市政府所在地,素有西陇海兰新线上“金三角”的美誉,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肃州区城市化进程一跃达到60%,从流动人口“旅店式星级化”管理模式到专业化征地搬迁矛盾调解中心,从平安联创、社会联管的复式创新理念到社会治安大巡防体系的技防建设,“肃州稳则酒泉稳”已经成为市、区两级的一致共识。随着城市化进程再度提速,服务软件已经全面触底,管控效能也已达到临界点,肃州区委、区政府以“服务第一要务、履行第一责任”的归零思维对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精确定位,从补强滞后的硬件短板入手应对制约社会管理创新瓶颈势在必行。“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经过多方调研论证,依托科技防范的特有优势,肃州区委、区政府将科学技术与平安建设为结合点,将建设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多应用、高集成、全覆盖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引领新时期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抓手,通过硬件拓展,为今后社会管理创新的软件服务全面释放正能量和理念延伸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2013年春节刚过,肃州区委、区政府就迅速投入到筹备工作中,高点筹划、挥毫泼墨,不到10天时间,服务中心前期图纸规划和施工节点全部成型,提上工作议日程。在视察了服务中心施工现场后,对项目高度关注的酒泉市委常委、肃州区委书记杨克忠动情的说:“这是肃州区平安建设的关键节点项目,是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民心工程,要以市委书记马光明‘国内领先、省内一流’为标准,打造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平安建设与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 从兰州城关区社会管理中心到嘉峪关技防建设现场,从沿海智慧城市的先进模式到各大试点区县的标准样板,得知信息化平台技术行业的准入门槛高低不同,硬件设施的参数指标参差不齐,应用服务的延展各有差异,肃州区委常委、肃州区长杨金泉提出:“服务中心不仅要多能高效,还要与区位发展相辅相成,不仅为平安建设服务,还要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服务。”
既要满足全方位服务要求,又要突出信息化的技术优势,简单的模式化照搬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主抓具体工作的肃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跃峰四处“取经”,查询标准、观摩试点、汇总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全体参建人员百天的奔波后,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大体轮廓和定位已经逐渐成型,经过全国公开招标筛选,硬件厂家确认就位,2013年5月,概算总投资8100万元,占地1216㎡的肃州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开建。
项目建设激励着每一个参加人员,硬件的安装布线、软件调试运行、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各项工作同步推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为了确保服务中心数据库的全面、真实、系统,准确度更高、数据量更翔实的计生系统数据将作为服务中心的基础数据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完善、再补充,这样不仅节省了信息录入采集的时间,更有效的扩大了服务覆盖面,仅此一项就能节省近3个月的时间,8月中旬,肃州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数据库录入和设备安装基本完成,8月25日,在张跃峰的陪同下,酒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石建明,酒泉市委常委、肃州区委书记杨克忠观摩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并对服务中心给与了高度评价,随后,酒泉市各县市区政法委书记及政法单位先后前来观摩学习,9月下旬,工作齐备的肃州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将正式投入式运行,11月底全面投入使用。
核心提示:与兰州城关区完全城市化不同,肃州区城市化进程从60%到80%将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面对新的挑战,这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这就需要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肃州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