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寄语
广东省深圳市检察院公诉一处主任科员 张孟东
转眼间,研究生毕业已8年。回顾8年的公诉生涯,办理案件近1700件,参加了近10次各类公诉人竞赛,也写了若干篇调研文章。8年,我从一名全国十佳公诉人的仰慕者转变为这一荣誉的获得者。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公诉人是优秀的公诉人?有没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直到两年前,看到导师对法学毕业生的寄语,我豁然开朗,这句话就是“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
法治信仰,这是一个法律人的基本修养。法治信仰落实在公诉人身上,应包含两层意蕴:在技术层面,公诉人要学习法律、熟知法律,掌握法律规定和法理精神;在价值层面,公诉人要坚守法律、捍卫法律,通过履行职能让公平正义从纸面走向现实。
中国立场,这是一个法律人的职业归属。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在本国的土壤上生长和发展起来的,任何离开现实去理解、适用法律的行为无异于南辕北辙。对公诉人而言,其职责是通过惩罚犯罪来预防和减少犯罪,正所谓“刑期于无刑”。一方面要严格适用法律来惩罚犯罪,另一方面要有一种在案件中化解矛盾、延伸职能的使命感,对有条件的案件积极适用和解,并针对相关管理漏洞提出检察建议。
国际视野,这是一个法律人的思想境界。公诉人要有宽广的视野,及时学习、汲取国际上先进的做法和经验,站在国际视野内做好我们的事情。
平民情怀,这是一个法律人的人文关怀。公诉人要放下身段、沉下身子了解群众的愿望,平等与群众交流,把理解、尊重、同情、宽容都融入到办案实际中,使人民群众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又体验到执法的温度,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