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同事
重庆市潼南县检察院副检察长 陈荣鹏
老茂其实并不老,30多岁,因为个子比较高,是个山东大汉。2001年刚到分院公诉处工作,一同进院的同事叫他老茂,有几个快退休的老同志也跟着掺和,叫的人多了,大家就都这么称呼了。
老茂是个快乐的人。他戴个眼镜,嘴很小,一日不刮,脸上便会长满胡渣,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老茂本科学的是教育专业,双学位读了法律,大家都觉得他应该更胜任老师的工作,因为生活中的他话不多不快,但句句是经典。机缘巧合让他走上了公诉岗位,一干就是12年。他跟从很多公诉前辈学艺,我们都羡慕他“师出名门”,博采众长。
有一次,老茂通知被害人家属到院里听取意见,无处诉苦的被害人家属拉着这个貌似大兄弟的检察官一讲就是一个下午。临走时,这位家属询问附近哪里有救助站,他没钱坐车回家了。老茂掏了200元塞给这位家属。老茂说,特殊情况下,自己掏腰包给被害人家属,这都是跟他的老师学的,前辈常这么做。老茂将对方送走,回到办公室伸伸懒腰,开始收拾办公桌,没想到这位家属突然返回了办公室。老茂正准备说“不用谢”的时候,家属开口了:“检察官,还有没有零钱,这100元的坐公交找不开呀!”
后来我们常常“批评”老茂,跟老师学艺也要学精通,细节性的问题也要考虑到,否则离公诉工作的要求差距确实还是有点大啊。
如今,老茂是办案组长,但做办案组长,我们都觉着他不够称职,因为他总是对自己很严格,对组员很宽松。他的报告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他出庭预案考虑周全,庭审重点突出,节奏适宜。有这么多好的做法,他却似乎缺乏总结经验的能力。你问他报告应该怎么写,他总会说:“能说清楚就行,没那么多讲究。”有时组员和同事都抱怨,“你都功成名就了,还有什么本事藏着不跟人讲。”他笑着回答:“也是啊,我是全市第二优秀公诉人嘛!”原来,第四届重庆市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比赛中,他第12名,没能进入十佳,优秀第二,他也常常以此自我调侃。
不过,在大家眼中,鲜花或荣誉,又怎能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更征服人心呢?查办一件件大要案背后,他汗流浃背的高大背影,又何尝不是师弟、师妹心中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