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王晓东:给“执行难”配把金钥匙

2013-09-11 10:23: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给“执行难”配把金钥匙

  ——江西省余干县法院执行局局长王晓东的故事

  今年8月29日上午,江西省余干县看守所。

  举家外逃几年躲避执行的被执行人齐某神情沮丧地被带进提审室,隔着铁窗,面对目光冷峻、表情严肃的江西省余干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王晓东,巧言狡辩。几番交锋后,被执行人齐某慢慢地低下了头:“我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完成还款义务。”

  “又拿下一个骨头案。”王晓东的嘴角露出来一丝笑意,这个敦敦实实的中年汉子对这个案子的完美执行心里更有了数。

  这是余干县法院建立执行联动机制以来迅速执行的又一案例。

  三方联动:网上追逃

  要说执行难,王晓东有太多的体会,从九龙法庭庭长调任执行局副局长兼执二庭庭长到执行局长、党组成员,从审判岗位到执行岗位,王晓东觉得工作难度确实不一样。余干县是个农业大县,人口多,经济落后,农民法律意识也淡薄。以执行案件来说,当事人几乎没有自动履行的。而且由于该县濒临鄱阳湖区,民风彪悍,执行当中,暴力围攻并不少见,执行现场往往场面火爆。然而,这些难题,对当了多年法庭庭长熟知当地民风民情的王晓东来说还不算什么,处事冷静的他总是能临场出招,化险为夷。真正难住他的,往往是“钱没有,人不见”的无头案。

  徐某某是一起道路交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申请人。案件进入执行后,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法院想尽办法也难得其下落,徐某某得不到赔偿就开始不断上访。为了让当事人息访,法院只得从十分紧张的工作经费中每年挤出一万元救助当事人。在连续垫付了四年后,2011年初,徐某某再也不满足这种救助,扬言要么法院把剩余的10多万元执行款一次性全部解决到位,要么立即去北京上访。

  巨大的压力让王晓东茶饭不思。几年来,王晓东一直苦苦探寻解决“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金钥匙;2011年7月,新院长新班子上任,提出了“执行强院”的工作思路,王晓东更是觉得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一个偶然的机会,兄弟法院借助公安信息平台寻找被执行人下落的做法,让王晓东眼前一亮。在院长凌目新和院党组的支持下,经与政法委和公安机关协调,王晓东开始了尝试。他将徐某某等两件执行难案移送公安网上追逃,一周后,被执行人在南昌被抓获,案件迅速执结。

  首战告捷,让爱钻研的王晓东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索:一个好的措施办法,唯有上升到制度层面,才能保证其工作的常态化和成果的长效化。不久,王晓东向党组汇报了关于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建立“网上追逃”联动机制的设想。随后,法院向县政法委作专题汇报。县政法委高度重视,很快成立了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建立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中网上追逃的实施办法》,形成了一整套惩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操作规程。网上追逃拉开序幕。

  亲自上阵:破解难案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案件只要一移送公安机关就可以坐等佳音,有时候,执行干警也要亲自上阵,客串一把侦查员。

  2011年1月,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转来了一个信访件,信中反映,该案申请人黄某某在福建省石狮市因交通事故受伤,当地法院判决余某某赔偿其20余万元并委托余干县法院执行。由于余某某一直在逃,执行陷入僵局。

  余干县法院高度重视,采取了悬赏公告等各种常规执行手段,但都没有效果,王晓东建议启动执行联动机制。王晓东亲自上阵,费尽周折,终于在万埠镇找到了余某。

  10天后全案执结。

  2011年12月9日,王晓东在省高院执行局局长的陪同下,带上15万元的执行款,长途驱车400多公里,赶往申请人的老家——江西省修水县上奉镇石街村。

  快进村的时候,远远地听见村口在敲锣打鼓。

  王晓东以为老乡们在办喜事,没在意,可到了村口,车被这群老乡拦住了,一位老者双手捧着锦旗,万般真诚地站在车前,锦旗上书:公正执法 热心为民。

  法检合作:巧化僵局

  与公安机关的联动机制,确实是一把破解执行难的“金钥匙”。然而,金钥匙并不是万能钥匙,它只对下落不明的自然人有神奇效果,而对那些单位被执行人却无能为力。

  申请人江某某是余干县三塘乡神埠村村民,2010年,她的家人因一次意外事故被村里排灌设施电击身亡。起诉后,法院判决村委会承担6万多元的赔偿责任。判决生效后,村干部不理会、不执行,法院几次传唤均不理睬。神埠村是个大姓大村,民风彪悍,若要强制执行,很有可能会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围城总有攻破的办法。上饶中院与上饶市检察院联合出台的《关于开展民事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意见》给了王晓东一个启示。对,与检察院联动,或许能钥到锁开。

  王晓东把想法向院长凌目新作了汇报,得到了院长的肯定与支持。于是,他马不停蹄地与检察院沟通,检察院一听立即表示支持,一个详细的执行方案很快制定完毕。

  几天后,一支执行法官和检察官队伍来到了村委会。找齐村两委的主要负责人后,执行法官不紧不慢地告知:这个案子上面可是越来越重视了,这不,今天检察院也一起参与了,你们看怎么办吧。

  见检察院参与,村干部们知道事情大了,态度开始也有了转变,但强调村里没钱,赔不起。

  执行法官见事情有转机,再将一军:是不是真的没有钱,我们可以调查,要不要把村里的账本拿出来,让我和检察官一起查查账?

  一听说要查账本,村干部着了慌,立即表示愿意召开两委会议,讨论赔钱事宜。

  不久,案件全部执结。

  “只要信念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破解“执行难”的征程上,王晓东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王晓东担任执行局局长的三年里,执行工作实现了四个100%:涉嫌犯罪的被执行人被抓获率100%,相关案件执结率100%,执行标的到位率100%,息诉罢访率100%。2012年,王晓东领军的执行局荣立集体二等功。今年,在广西召开的全国执行工作座谈会上,余干县法院作为唯一的基层县法院代表向大会作了经验介绍,引起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应。(占飞鹏 吴梦春)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江西邀请模范、专家作专题报告
·江西赣州消防查封拆除液氨储罐
·江西:陪审员参审有职有权
·江西遂川:法官发放执行款
·江西:防范打击作弊维护司考公平公正
·[视频]江西:治拖欠,让民工流汗不流泪

·[视频]江西:治拖欠,让民工流汗不流泪
·江西因地制宜建设和谐导向型矛盾化解机制
·江西南康携手代表联合帮教在押人员
·江西:建立证明机制细化22种情形
·江西:网络问政不走过场网友诉求有效回应
·江西新建检察院六次巡察纠正十余个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