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联络员的作用可真大!多亏他把情况反映到了法庭,俺的问题才能顺利解决!陈法官您放心,俺这次回去一定跟老伴好好过日子!”9月6日,在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刘楼村村委会办公室里,周老汉激动的说道。至此,这起赡养纠纷终于在法官、网格联络员和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现年78岁的周老汉家住新郑观音寺镇刘楼村。周老汉膝下有五个儿女,现在都已成家立业,各自忙于工作,因此家里只剩下周老汉和老伴两个人。周老汉脾气暴躁,经常无故打骂老伴。虽然儿女们劝说多次,但周老汉心情不好的时候仍旧对着老伴拳打脚踢。70多岁的贾爱玲怎能经得起周老汉的再三折腾,终于,儿女们不愿意了。看着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老母亲,周老汉的两个女儿周巧凤、周巧芝一商量,便毅然带母亲随她们去住,丢下周老汉一人在家。
老伴不在,三个儿子也都因为他打骂母亲不愿意赡养他。没有人为他做饭洗衣服,没有人给他生活费,儿女们对他不管不问,这下子让周老汉犯了愁。
观音寺法庭网格联络员小李是法庭驻刘楼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负责排查村里日常纠纷,并协助法官提供法律服务。小李在该村排查矛盾的时候,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将情况反馈到了法庭。为了防止矛盾扩大,导致出现信访苗头,观音寺法庭庭长陈河淼第一时间来到了周老汉家中了解情况。陈河淼联系了周老汉所在村的村委会,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找到周老汉的三个儿子,从中释法明理,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新郑市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始终将调解工作放在首位。调解员在得知法庭正在处理这起比较棘手的案子时,主动介入其中,先后多次来到当事人家调解。法官联手网格联络员、调解员,一方面从法律和道德的不同角度对周老汉进了批评教育,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另一方面从情感出发,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情感化周老汉的子女,并电话联系了他们的女儿,希望她们能带母亲回新郑,一家人坐下来心平气和解决的问题。
9月5日,周老汉的女儿周巧凤、周巧芝带着年迈的母亲贾爱玲回到了新郑老家。
9月6日,在周老汉所在村村干部的帮助下,法官与网格联络员、调解员将周老汉夫妇与他的儿女们叫在了一起,并通过坚持不懈的调解和努力,终于使双方达成了一致协议:周老汉至今日起不再殴打妻子贾爱玲;所有子女每月支付给父母200元生活费;若老人有病费用不足时,差额部分由子女分担。
问题得到了解决,压在众人心头的那块儿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而像这样一家人和睦相处的在一起,这才是法官、联络员以及调解员们最想看到的一幕。(新郑法院 高兵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