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浙江省法律服务“三改一拆”成效明显

2013-09-09 12:39: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嘉兴的“阿秀嫂”、台州的“大民”、舟山的“汪大姐”……这些活跃在荧屏上、当地百姓耳熟能详的“民星”,这段时间都爱和大家说说“三改一拆”中的法与情;温州丽岙街道下章村旧村改造现场设点,一名律师连续坐班7天,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帮助处理争议纠纷;在衢州名气响当当的普法教育品牌“兰花热线”,已成功劝说28家违建户自行拆除违章建筑;杭锅集团总部和下属各分公司顺利完成搬迁,离不开杭州下城司法部门当好“四大员”———法制参谋员、政策宣传员、释法解说员、综合协调员……

    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是今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9月6日,浙江省司法厅召开全省法律服务“三改一拆”经验交流会暨法律服务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座谈会,各市司法局在汇报交流时,频频亮出各自“绝活”。

    砖土未动,法律先行。怎样为“三改一拆”行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各地动足了脑筋。除了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文艺演出等“传统项目”外,不少地方充分利用各类普法载体,构筑起覆盖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平台的立体宣传格局。像嘉兴普法微博群,大力宣传“三改一拆”和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土地管理法》 等法律政策,粉丝数已超过14000。

    除法制宣传打出“组合拳”外,各地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资源作用,将法律服务贯穿于“三改一拆”工作全过程,从法律层面为行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缙云一个强制拆除现场,户主放出狠话,气氛剑拔弩张。现场工作人员轮番劝说3个多小时后,拆迁工作终于顺利进行。可没过几天,户主又情绪激动地找到工作组,声称贵重物品在拆除中遗失。这时,公证员出示了拆除当天证据保全照片和当事人、工作人员签名的物品清单。户主无言以对,纷争得以避免。通过运用土地征迁前的证据保全公证、争议款项的提存公证、安置现场的监督公证等,我省各地公证机构全程跟进,让拆迁安置各个环节规范、透明。

    律师顾问团协助政府做好配套措施的制定和解释,对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出台开展合法性审查,对违法建筑拆除的主体、程序、保障措施和改造的具体方案开展法律论证,对重点项目提供法律评估、风险预警等法律服务。

    同时,各地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如舟山充分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综合服务功能,对于接听和接待来访中遇到的有关拆迁改造的矛盾纠纷和维权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开展法律援助。

    省司法厅副厅长陈钟指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于“三改一拆”行动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接下去,还要全面开展对今年10月1日施行的《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的宣传工作。

    当天的会议还提出,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履行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以法制宣传为先导,以法律服务为平台,以法制保障为重点,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全力当好政策参谋和法律助手,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湖南“普法夜话”“法律服务夜市”贴民心
·天津二分院:发“订单”按需提供法律服务
·[视频]浙江司法厅:推动优质法律服务下基层
·150余律师专司公益法律服务
·福建省涉台律师法律服务实现全覆盖
·浙江:唱响法律服务一体化好声音

·浙江:唱响法律服务一体化好声音
·二炮某部持续开展法律服务
·重庆大渡口区司法局:法律服务进工业园区
·宁夏石嘴山政府花钱购买法律服务
·律师建言:政府应设专项经费购买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