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之任之?高压控制?彻底封堵?社会发展从来都伴生着各种矛盾,对待矛盾的态度,决定了矛盾的发展态势。因地制宜创新矛盾纠纷分类化解机制、建立以化解为导向、服务于纠纷调解的社会矛盾分类体系,已成为我省综治工作者共同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有了新的时代特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不同矛盾采取分类调解的方式,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调解效果——即根据矛盾和纠纷的差异,选择最佳调解介入时间,采取不同的化解策略,确定合理的调解主体,并配备相应的调解资源。
贵溪市滨江生态小区居民生活很便捷
征地动迁让利于民 城乡一体共享成果
拆迁是个极度敏感的话题。而湾里区委区政府,似乎并不避讳这个话题。
“现在住的地方,是政府帮我找的,离孩子读书的学校很近。”湾里区夏泽村村民柳木青说。4月他刚搬了家:“今年年初,就听说我家的房子在拆迁范围内,心里很烦,一是女儿学校离家近;二是担心征地补偿不合理。”
宣传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一边向他讲述政策和优惠条件,一边积极帮他找到了离学校较近的临时安置房。在这个过程中,还了解到他符合低保条件,于是协调相关部门帮他办理了低保。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是让城乡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8月22日,湾里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熊世英告诉记者,该区在广泛征询百姓意愿的基础上,坚持不与民争利、实施多种补偿措施,对拆迁户“拆一还一、就地还建”。
“拆迁户安置到哪,水路电路就通到哪。”熊世英说。拆迁前,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很多调查,发现过渡期是引发的焦点,因此,湾里区委、区政府要求及时完善拆迁安置区的生活设施,在拆迁户等待还建房的过程中,合理补贴过渡费或安置费。
“面积超过部分,以每平方米不足千元的成本价售给拆迁户。利益的有效共享,让旧城区改造动迁工作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熊世英总结道,“宣传组要先行。群众了解到政府工程是惠及百姓的,都会理解和支持。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解决问题,就很好办了。”
今年4月16日,湾里区全面启动了天宁路以北旧城改造,仅用1个月的时间,顺利完成签约2017户,拆除房屋55.2万平方米,取得了“零强拆、零越级访”的拆迁成果。
记者了解到,2011年进行的湾里区招贤中路的城中村改造工程,短短两个月签约率高达99%。通过两年的改造,记者在招贤中路上看到,原有的安置小区已成为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花园小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太平镇村民高德桂,是当年招贤中路改造时的拆迁户,他说:“2012年政府对农庄周边景区环境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打造特色村庄,我在这旁边开了个农家乐,周末一天就要接待200多人。一年嘛,纯收入超过15万元。”
据湾里区太平镇党委书记王小勇介绍,以前招贤中路周边村庄村民盗伐景区林木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湾里区委区政府坚持在改造过程中全力营造百姓创业的好环境,使农民共享城镇化建设的果实。环境好了,有正经生意做了,也就没有人来盗伐林木了。”
记者了解到,农家旅馆、特色菜馆,购销旅游产品,甚至结合旅游需要开办生态观光园,使当地农民增收效果显著。2012年,湾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85元,较前一年增长12.8%。
告别重金属污染环境 打造整体搬迁的生态小区
8月19日,记者来到贵溪市滨江生态小区,见绿树成荫,路网规整,超市、幼儿园、诊所、菜场一应俱全,居民生活很便捷。放眼望去,规划齐整的三层小楼、数百座一幢幢次第排开。
“经济社会的发展初期,是粗放发展的过程,导致近年来多年积累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在我国集中暴发。贵溪是我国的铜都,周边环境存在重金属污染情况。”贵溪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李卉介绍说,国家有关部门为此制定了《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力争到2015年,进一步优化涉重金属产业的结构,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及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
李卉告诉记者,为彻底解决环境污染对群众的伤害,2012年2月,贵溪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上,启动了融新农村建设、产业转型、生态环境治理、改善民生为一体的贵冶周边环境治理:“投入4500多万元,对受重金属污染的2075亩土壤进行化学、生物、纳米等技术防治。投资3.4亿元完成了距贵冶最近的庞源、其桥、苏门三个村庄整体搬迁。”
滨江生态小区居民江辉轮告诉记者:“我家原来老房子紧挨着贵溪冶炼厂,这可是亚洲最大的铜企,建厂30多年了日积月累的‘三废’污染太大了,10多年前我们村就没有人种地种菜了,连喝的水都得从外面买来。”他很是得意地说,“看,我们现在住的,就是你们城里说的联排别墅吧!”
李卉介绍说:“整体搬迁共涉及三个村558户1651人,这三个村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实施整体搬迁,群众在情感上很难割舍。另外,三村情况各异、突出。例如,有贵冶建厂时遗留的土地产权问题,有拥有房产但长期在外工作的户主,还有四代同堂要求增加宅基地的……”
为此,贵溪将其作为最大的环保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一方面动员各方力量加快安置点建设,另一方面派懂政策、晓民意、能吃苦的干部驻村包户。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做到“不搞强行搬迁,不伤群众感情,把群众满意作为搬迁安置工作的基础”。
李卉指着还没完工的几栋房子说:“现在558户搬迁安置协议全部签完,418栋新房已竣工408栋,搬迁入住率为93.1%。”
在搬迁的同时,贵溪市委市政府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解决安置村民后续发展问题。据了解,村里那些重金属污染的废弃田,通过政府中介,被客商租用建起了苗木基地,既改善了环境,又帮村民增加了收入。而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探索着致富的路径。
记者在小区走访时看到,很多村民把一楼作为厂房,承接服装和首饰的来料加工。滨江镇党委书记付新荣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做好中介,给政策给支持。现在,小区很多村民生意都做得不错,还有专门做出口生意的呢,其他村民不出小区就有活儿干,手脚麻利的,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
·海南政法委书记:矛盾化解在源头排除在基层
·江苏省拘留所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实践综述
·江苏省拘留所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实践综述
·重视矛盾化解是维护和谐稳定的关键
·北京二中院强化再审审查程序中矛盾化解
·[矛盾化解]法律才是解决矛盾纠纷真正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