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楼盘连续收到网站“记者”发来“核稿函”
仲伟团伙成员落网前敲诈勒索的“最后一单生意”
自建 “今日焦点网”、“社会焦点网”等6家网站,一度被网民认为是十分权威、正规、“大有来头”的网站,实际上是不法分子牟取利益的工具。日前,江苏警方侦破的自建网站冒充记者实施敲诈勒索系列案件中,仲伟犯罪团伙向单位、个人实施敲诈勒索犯罪,疯狂作案61起,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9月6日,江苏警方详细披露了仲伟团伙落网前的“最后一单生意”,揭开了假记者以负面报道为要挟,利用网络实施敲诈勒索犯罪活动的丑恶面纱。
经理办公室收到十几页“负面材料”传真
对方要挟“如果不给20万元,将把材料发到网站” 今年6月初,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楼盘经理魏先生的办公室收到一份发自北京的十几页的传真件,发件人自称“社会焦点网”记者赵某。传真件内容指控该楼盘未建先售,违规明显,“问题很严重,请核稿”。
尽管公司并不存在违规问题,但魏先生仍然心惊不已——指控材料十多页,文末还写道:“如果不联系,将此稿发至‘社会焦点网’,并抄告人大、纪检等相关部门”,材料后留下一个电话号码。
魏先生上百度搜索发现,“社会焦点网”看上去来头不小。网站介绍一栏显示,“社会焦点网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是中国最富价值、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致力打造“党政部门决策参考及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最后还用蓝字特别标明:“任何党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监督、批评和建议,否则,系严重的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接受党政纪律处分。”
公司起步不久,企业形象一直不错。“这份传真让公司很紧张,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企业形象,不能因为网上负面文章给毁了。”魏先生很担心。
犹豫再三,公司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第3天,魏先生接到“赵记者”的电话。“赵记者”开门见山:如果不给20万元,他们将把材料发到网站上,引起网民关注,企业形象就完了。对方还拿出淮北一个工程未批先建,被上传到网络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例子,逼迫魏先生的公司答应支付对方提出的“广告费”。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不影响企业形象,几经讨价还价后,魏先生与对方确定以5万元了结此事。今年6月初,在北京市朝阳区星光天地对面的一家茶社,魏先生见到了“赵记者”,当面交了5万元现金。
政府工作人员向网站爆料、参与作案
假记者变换身份打电话再次敲诈5万元
自以为交了“广告费”就高枕无忧的魏先生,过了几天却发现那篇传真件的内容还是被放在了 “社会焦点网”首页显著位置。不久,他接到了一个同前次类似的电话,内容依然是以公司存在未建先售违规情况为要挟,需要支付“广告费”。只是这次打电话的成了“韩记者”。
事情没完没了,魏先生头痛不已。
魏先生想到了一个也许能解除他烦恼的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宣办工作人员窦玉刚。魏先生听朋友介绍,窦玉刚“能量”大,认识很多媒体人士,与许多网站关系不错,说不定可以帮忙解决问题。窦玉刚“很热情地”接待了来访的魏先生,同意帮忙去北京解决这个问题,还信誓旦旦,这一次保证彻底摆平此事。
6月底,在窦玉刚的带领下,魏先生再次前往北京。
到了北京,窦玉刚带着魏先生交给他的5万元,只身前往“谈判”。窦玉刚对魏先生说,对方只肯见他一个人。3个小时后,窦玉刚回来,告诉魏先生一个好消息,“事情解决了”。
8月25日,魏先生接到警方协查通知,原来,当时敲诈他们楼盘的团伙被警方打掉了。警方通报:8月23日,徐州警方在金湖县、徐州市区抓获犯罪嫌疑人仲伟和窦玉刚;8月25日,专案组在河北邢台抓获犯罪嫌疑人黄某。
直到案件侦破时,魏先生才知道,几个月前他见到的“赵记者”原名仲伟。而电话中再次敲诈的 “韩记者”也是仲伟“变声”说话假冒的。
让魏先生意想不到的是,他信任的窦玉刚竟是仲伟的同伙。魏先生还从警方获悉,窦玉刚为将第二次敲诈的5万元私吞,竟然“欺骗”自己的同伙。在同魏先生前往北京“彻底摆平”事件的时候,窦玉刚曾对仲伟说:“第一次敲诈付钱的时候被魏先生录音了,最近要低调点,小心为妙。”仲伟听说有把柄在对方手上,没有询问第二次收钱的事情,5万元全部进了窦玉刚的腰包。
更让魏先生气愤的是,窦玉刚还是给仲伟寄送材料的“爆料人”。
经查,2013年5月,窦玉刚给仲伟打电话,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楼盘是违法建设,没有土地审批手续。5月中旬,窦玉刚带着装有所谓违建材料的优盘到北京,找到仲伟。窦玉刚还提醒仲伟,“这个工程比较大,要20万”。
仲伟看完材料,觉得材料不够扎实。为了保证能多要钱,仲伟亲自出马,到徐州去调查搜集可靠“证据”。6月1日,仲伟从北京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偷拍了某楼盘工地的照片。回京后,仲伟将新素材进行了处理加工,然后将一份夸大其词的“负面材料”给该楼盘项目组发了传真。
仲伟团伙到案后,对警方已查明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仲伟交代,注册“社会焦点网”等6家网站,“就是想通过发布负面文章和赚取点击量来赚钱”。(本报徐州9月7日电)
·专家称:缺少前期预防网络谣言管控困难
·打击“网络谣言”须防范执行跑偏
·让网络谣言止于法治
·江西:8人因制造传播网络谣言被行政拘留
·每日电讯:打击“网络谣言”须防范执行跑偏
·羊城晚报:整治谣言要警惕混淆不同概念
·羊城晚报:整治谣言要警惕混淆不同概念
·检察日报:打击谣言与网络自由并行不悖
·内蒙古公安机关清除网上谣言信息1200余条
·辽宁大连开展专项行动打击网络谣言
·安徽歙县及时处理一起散布谣言案件
·法律如何规制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