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公安机关创新“全域统筹、虚实对接、云端集成、快速反应、警民共建”工作思路,着力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了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2012年底,山东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统计,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达96.55%和96.80%。今年1月至7月,全省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10.08%。
立体化整体布局,坚持顶层设计、全域统筹
新时期、新阶段公安机关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山东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徐珠宝对此有着深刻认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一轮平安创建已经转变为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控制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标志,传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已经难以适应社会治安新形势的需要。”
为此,山东公安机关统筹“空中、地面、海域、网络”多维空间,着力完善以信息为主导、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应急处突为核心、以空中地面海域网络为骨架、以警务云平台为支撑、以专群结合为基础的全时空、全覆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山东公安机关制定出台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环京环鲁公安检查站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从政策制度上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予以明晰固化。各级党委、政府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工程综合考核,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0余亿元。
多维空间的全时空、全覆盖式防控,是山东公安机关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亮点。在空中,他们强力推进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主体的“天网工程”建设,建立各级治安视频监控中心2457个,85%的村庄建成 “技防村”,实现全省范围重点区域、重点单位、要害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在地面,他们围绕守护首都“南大门”,建立了9处环京“护城河”公安检查站;围绕“环鲁防控圈”,建立了43处检查站;市、县交界处设置445个检查站和1725个治安卡点及流动检查站,并进行了“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常态化”升级改造,形成一点布控、全网响应的防控效应。在海域,他们推进 “智慧边检”、“智能口岸”和“环半岛海防监控圈”建设,着力打造“平安海域”。在网络,他们提出“123456”建设总体思路,即建立“一个网络社会防控中心”,搭建网络社会防控、公安网上服务“两个平台”,布建互联网节点、互联网应用服务、上网场所“三类网上卡口”,构建网上舆情信息巡查、网上违法犯罪侦查、网上重点对象管控、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四张工作网”,完善力量保障、全警协作、齐抓共管、群防群治、警务保障“五项机制”,强化打、防、管、控、查、建“六个网上防控能力”。
合成化应急处置,做到快速反应、能打胜仗
针对当前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隐患大量存在、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的形势,快速反应、有效处置成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完备的预案体系是实现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保障。
山东公安机关制定出台了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组织指挥分工和指挥机构组成的意见,编制修订27件省级预案、328件市级预案、1392件县级预案,形成了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为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能够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他们完善了由党政统一领导,政法委、维稳办、公安、武警等15个部门共同参与,省市县上下贯通的安保维稳指挥机制,实行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领导“双人、双十”值班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直报员 “随长作战”机制,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直报情况,联勤联动、合成作战,最大限度缩短响应时间。
山东公安机关在省、市建立了专职反恐机构,率先组建反恐专业蓝军队伍,设立了20个特巡警支队和138个县(市、区)特巡警大队;加强消防专业队伍建设,组建了由政府出资的8200余人的专职消防员队伍,全面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在各县级公安机关组建了不少于50人的应急处突力量,24小时备勤待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先期快速处置。
为了锻炼队伍,山东公安机关每年在全省组织开展40余次城市间反恐对抗演练、20余次区域性拉动,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时空化服务管理,实现警民共建、专群结合
山东公安机关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平安需求导向,集民智于公安、化民力为警力,筑牢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根基。
山东公安机关把民生警务作为回应民意的着眼点,将车管、出入境、户籍等10大类118项审批项目全部上网运行,21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建设网上公安厅、网上公安局和网上派出所、警务室,形成从省厅到基层所队、从业务办理到回复询问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网上服务体系;综合搭建统一高效的“山东民生警务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在全省建立“民生诉求大巡查”机制,对诉求事项“一网受理、一站办结、一口回复、一线回访”。
山东公安机关创新实行消防、车管、外管、危管、网管、物管进社区“社区六进”管理模式。为使“社区六进”公安效应逐步转化为社会效应,山东省综治委明确了建设、教育、民政、安监、城管、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目前,全省71.6%的城乡社区完成“社区六进”工作,8820个社区警务室和1.9万名社区民警成为社区防控网的主体,已开展“社区六进”工作的社区基本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山东公安机关全面推进群防群治工作,在社区、村居、企事业单位创新建立“警民议事会”、“平安协会”等警民协作组织,目前已建成包括19.6万名保安员、25.5万名物业人员、41万名社区巡逻员、22.2万名环卫人员、12.6万名公交出租驾驶员和56万名治安志愿者的 “六大员”队伍。同时广泛开展“平安社区”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扩大“零发案社区”、“零发案村居”覆盖面,目前全省90%以上社区达到“平安社区”标准,3750余个社区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信息化科技应用,打造云端集成、抢占制高点
随着公安信息化大数据实时性处理和智能化需求的迅猛增长,云计算以超强存储和超强计算的优势,代表了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新领域。山东公安机关去年11月率先启动 “山东警务云计算中心”1号工程,以理念创新和技术突破,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
山东省公安厅建设“警务云计算中心”,开展计算池和储存池建设,打造视频监控、智能交通、警务指挥等10项现代化应用系统。目前,“云计算”平台已汇集公安和社会数据146种60亿条,建成了业务库、资源库、专题库、逻辑库,形成了“海量云数据超市”。
山东省公安厅以云指挥系统整合地理、图像多层信息资源和多种指挥调度手段,完善“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合成指挥调度系统、实时警情多维度分析研判系统、警情信息流程化管理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指挥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以云侦控系统对接刑事犯罪信息研判等平台,整合多库资源,有效推进信息化深度应用、规模应用和合成应用。以云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省百万级视频监控的实时发现、实时查询比对,以及数亿级人像信息的实时动态识别。以云搜索系统开发集云查询、云比对、云搜索功能于一体的 “警务千度”,通过分布式结构、优化算法和容错设计,对犯罪线索“云端化”处理,实现人、案、物、信息的历史与现实、动态与静态、网络与时空无缝对接和立体展现,提高打击防控的准确性、实效性。(记者 黄玉敏 王若冰 匡 雪)
·山东公安机关科技砺剑 提能增效铸辉煌
·山东公安机关忠诚守护 为百姓谋求平安福祉
·山东公安机关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安保任务
·山东公安机关逐步强化指挥中心职能
·山东公安机关启动一级巡防机制确保群众安宁
·山东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之局长体会篇
·山东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之局长体会篇
·山东公安机关组织特邀监督员走基层关注民意评警风
·山东公安机关多举措推进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学习
·山东公安机关:“五位一体”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山东公安机关着力构建"五位一体"执法规范化建设模式
·阳光执法 严格公正——谈山东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