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队伍建设

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2013-09-06 10:41: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

刘开吉,男,重庆警察学院警察战术系教授、二级警监。从教40年,其中从事公安教育教学工作19年。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第三届先进工作者。国家精品课程《警察战术》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团队带头人;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带头人。

邓国良,男,江西警察学院教授、江西警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公安实用法学概论》负责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江西省模范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南昌大学刑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论著7部,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教研课题15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教研优秀成果15项。

赵明生,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授,信息系主任。从事公安教育教学工作30余年。曾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完成省部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10余项,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主编教材、著作16部,发表论文60余篇,被EI检索13篇,获国家软件著作权3项。

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51人)

王大伟,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犯罪学会常务理事。坚守教学第一线,从教三十余年。公安大学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编著并主讲的《公安学基础理论》,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2003年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北京市精品课程。连续12年承担公安部警督升警监课程。培养博士、硕士40余人。多次赴边远基层公安机关授课。

陈刚,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三级警监,博士生导师。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北京刑侦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副会长。从事公安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刑事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出版专著两部,主编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依伟力,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首席教授,法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公安部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法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高校专业教龄32年。先后主持五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出版著作十余部。

董杰,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侦查学学科带头人,主讲刑事案件侦查、侦查学、侦查指挥与谋略、刑事案件侦查专题研究、侦查措施与侦查新战法、侦查指挥与侦查新理念等课程。公安部精品课程《刑事案件侦查》负责人,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完成学术论文30余篇。

马长泉,男,武警学院边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公安部优秀技术人才三等奖两次。现为公安部高级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主持和主讲国家级精品课程《边境管理学》。出版专著两本,主持和承担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特别项目和公安部软科学理论项目。

张金专,男,武警学院教授,火灾调查技术学科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从教17年,积极投身公安现役教育事业。主持完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火灾调查》的建设。主持的教改项目获公安部教学成果三等奖。

冯明奎,男,公安海警学院教授,船艇指挥系实验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船艇操纵与避碰》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完成公安部课题3项,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项,获公安部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公安部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

何学明,男,公安海警学院教授,机电管理系电气辅机教研室主任。主持并完成公安部应用创新课题1项;主持公安部重点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各1项。主持并完成学院双语课程建设2项和形成性教学改革1项。出版专著四部,编写教材三本。

薛怀祖,男,铁道警察学院教授,侦查系主任。从事公安教育工作21年。累计完成科研项目25项,发表学术论文19篇,参与编写教材5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厅(局)级以上奖励5项。先后被授予“全国公安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王萍,女,铁道警察学院教授,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带头人,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河南省优秀教师,全国铁路公安机关特聘刑事技术专家。从教二十余年。承担公安部创新应用计划项目2项,公安部软科学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6项。

张志平,女,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称号。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主编主干法学课程教材2部,在中文核心期刊和其他专业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佟晖,女,北京警察学院教授。从教22年,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首都人民满意的公安民警”等称号。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级项目1项、部级10项、市级2项,获得北京市公安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主编公安部本科规划教材和院级教材各1部。

刘援朝,男,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心理学教授,公安部民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家、公安部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独立完成专著8部,主持编著或合著20余部。发表论文50多篇。研究成果先后获得首届公安部公安管理学科类优秀专著奖,天津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

王二利,男,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副教授,警务技战术教学训练部副主任,学科带头人。河北省国家级“长城六号”反恐演习专家组成员。从事警务技战术一线教学工作21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河北省公安机关双十佳“金牌教官”、河北省公安机关实战训练年先进个人。

张先福,男,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讲课程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年均授课380余课时,为公安机关实战服务,培训授课年均100课时以上。主持完成省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41篇,出版专著、编著、教材45部,教学与研究获奖20项。

王良秋,男,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交通管理系副教授。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首届教坛新秀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公安科技论文一等奖。在各类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参与完成公安部课题一项。

李洪武,男,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刑事技术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主讲的《刑事科学技术》获省级精品课程。主持、参与多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主编各类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尹伟巍,女,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治安管理系治安管理教研室主任。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校优秀教师;获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主持、参与多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各类著作、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12项。

李英娟,女,吉林警察学院教授,治安学学科带头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省公安系统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具有25年公安教育教学经历,年均完成课时工作量650学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公安执法疑难问题解析》被公安部评为优秀培训教材。

钟岩,女,吉林警察学院教授。从教25年,曾被评为吉林省三八红旗手,获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主持完成了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20余项;撰写专著2部,参编公安部统编教材、主编公安院校联编的专业教材十余部;撰写教、科研论文百余篇,重点期刊发表1篇、核心期刊5篇。

董学军,男,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治安管理系主任。从事公安教育教学工作26年,多次被评为全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先后参加《当代公安管理学》等四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主持完成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 《社区警务及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研究。

李志萍,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警察指挥与战术(特警方向)专业带头人。从事公安教育教学工作21年,先后获得“上海市公安局优秀教师”、“全国公安优秀教育工作者”。调研文章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编教材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培训教材。主讲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先后主持开发并出版各类教程9部,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颜国伟,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高级教官,涉外警务教学团队负责人,外警培训项目组负责人。从事公安教育教学工作20年,先后获“优秀中青年教师”、“优秀党员”荣誉称号,负责设计开发的《警务英语》课程被评为公安部精品课程。先后主持编写了十余册教材,部分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

陈博,男,江苏警官学院警体部教授。从事公安一线教学工作28年,先后获“江苏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称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精品课程《警察格斗》、江苏省精品课程《警察查缉战术》的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10余篇,有多篇论文在本学科同类研究中处于前沿水平。

孙光,男,江苏警官学院教授,反爆炸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公安教育教学工作31年,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知识型职工标兵”,“全国公安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58篇。主持完成4项省部级科研成果,2项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主持的《反爆炸技术》课程获江苏省精品课程。

金诚,男,浙江警察学院教授,治安系主任。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担任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4部。曾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公安部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级精品课程《涉外警务与执法合作》主持人。

许韬,男,浙江警察学院副教授,法律系副主任。先后获浙江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奖”,浙江省级教坛新秀、浙江省首届“五星级青年教师”。主讲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近五年先后出版著作3部,编写教材多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在各类高层次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张虎,男,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副教授,侦查系副主任。从事公安教育教学工作20年,多次获得表彰嘉奖。发表多篇高质量的专业论文,其《侦查措施运用》获2012年公安部首届教学技能大赛精品课件。

李双其,男,福建警察学院教授,侦查系主任,重点学科带头人。长期坚持在一线教学岗位工作;多项教改成果分获省级、院级教学成果奖;负责建设的《刑事侦查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编、参编教材10多部。

章剑,男,江西警察学院人文与管理系教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长期承担本专科生教学任务和民警培训任务。发表论文70余篇,先后获得中国警察协会一等奖、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各种学术奖40余项次,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

曹云清,男,江西警察学院教授,侦查系副主任,学科带头人。主讲的《经济犯罪侦查》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经济犯罪侦查》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获公安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省级课题3项。出版理论专著5部,主编、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5部,发表论文32篇。获省部科研奖励9项。

单卫华,女,山东警察学院副教授。从教16年,先后获得“全国公安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山东公安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及院级研究课题11项,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撰写出版图书1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郑卫民,男,山东警察学院警体教研部教授。在教学一线工作28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主持承担了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学院精品教材1部;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CSSCI期刊3篇。

师维,男,河南警察学院副院长、教授。走上校领导岗位后,仍坚持在教学一线授课。承担省级重大教改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1篇。主持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为省级精品课程。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数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数项,成果曾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杜庆灵,男,河南警察学院教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公安部视频监控技术专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含1篇英文文章),教研教改论文1篇,撰写专著1部,主编省统编教材1部,参与了国家“973”项目的研究,主持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主持或参与完成了6项公安部应用创新项目研究,主持完成1门公安部精品课。

赵德刚,男,湖北警官学院副教授。从事公安法学教学研究27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评为“全国公安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教材16本,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8篇,其中5篇获省、部级奖励。

云山城,男,湖北警官学院教授,治安管理系主任,治安学学科带头人。负责的《预审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治安学》被评为部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省部级教科研项目7项,获2012年度公安高等教育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3部,主编、参编教材、教参26部,独立发表论文88篇,其中核心期刊20篇。

周定平,男,湖南警察学院教授,交管系副主任。从教20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负责的《治安秩序管理》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参与的教学成果获省级三等奖;承担省级、校级教学改革课题3项。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5项,公开出版专著1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张波云,男,湖南警察学院教授,信息技术(网监)系主任。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28篇,主编教材3本。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0多项。

许细燕,女,广东警官学院教授,侦查系主任,侦查学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广东省教学名师。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侦查措施与策略》和广东省精品课程《刑事侦查学》的建设。获公安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东省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研课题和高校质量工程项目9项,主编出版专著、教材10部,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

彭颖,女,广东警官学院副教授,痕迹学教研室主任。从教23年,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获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主持完成部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院级科研和教研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厅部级3项、院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3部。

朱其良,男,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治安系主任。出版专著(发表论文)50多本(篇)。主持的省部级课题《广西毒品问题的社区治理与社会控制研究》被评为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广西毒品与艾滋病问题研究》,并出版《广西毒品与艾滋病治理》专著一本。获得科研、教改项目奖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黄诚,男,重庆警察学院法学教授,重庆市教学团队带头人。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及奖励15项;1门国家级、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篇论文获全国首届执法公信力论坛征文二等奖;主持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编著教材、著作5部(合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吴玉红,女,重庆警察学院教授。入选公安部首届青年专家人才库,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2012被评为全国科研先进教师。主持的《毒品化学》《禁毒学》被评为公安部、辽宁省精品课。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先后获公安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课题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参加国际会议论文4篇,SCI、EI类论文10篇,核心期刊60余篇。

金光明,男,四川警察学院教授,法学系主任。从教30年,主要讲授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家赔偿法等课程。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曾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厅级科技进步奖1次;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或专著5本。

李华文,男,四川警察学院教授。长期承担《公安应用写作》《公文写作》《基础写作》《公安机关舆情引导与应对媒体》等课程的教学,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获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出版专著3部,参编6部。

彭剑鸣,男,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教授,法律系主任。从教20余年,主要讲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刑事执法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完成贵州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自诉制度研究》。著作《中国自诉制度研究》被评为第二届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郭宝,男,云南警官学院院长,教授。从事公安高等教育近30年,作为院校主要负责同志,仍坚持承担教学任务。先后出版专著 《云南百年禁毒》《警察素质与绩效实证研究》《武术散手训练》;主编教材10余部,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培训教材,云南省高校优秀教材。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荣获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公安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骆寒青,女,云南警官学院教授,禁毒学院副院长,禁毒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学科培训专家。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主讲的《禁毒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的《毒品预防》被评为公安部精品课程。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禁毒专著4部,主编副主编禁毒专业教材20余部。

杨中华,女,甘肃警察职业学院教授。从事治安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23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主讲的《治安管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四个省级、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独立完成的《实现保安员职业化的途径》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三等奖;作为副主编或参编完成教材5部。撰写发表治安专业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

丁信,男,新疆警察学院侦查系副教授。从教22年,主要讲授公安管理学、公安领导学、警察组织行为学,人际沟通与群众工作,公安学基础理论等课程。近年为在职民警培训讲授200多场专题讲座。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获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个人二等奖。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公安部政治部组织开展首届“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评选
·公安部部署公安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编写工作
·站在公安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
·公安高等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