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造就未来,和谐成就梦想。当平安成为“中国梦”的一部分时,是谁在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梦想?街头巷尾、城镇村庄,杭州市基层1万多名综治干部,他们活跃在巡防、调解、服务、管理第一线,用智慧化解矛盾,用真诚抚平纠纷。当我们享受杭州这座“宜居城市”的平安祥和之时,请别忘了这些可爱的面孔。
面孔特征:专业隔空调解,抚平纠纷
“叶其杨,快去看看,有人在吵架,快打起来了。”8月26日下午5点,一居民跑进杭州拱墅区拱宸社区报告“险情”。
叶其杨是拱宸社区治保主任。虽然每天接触的都是吵吵闹闹的矛盾纠纷,但他却是忙碌并快乐着,12年来,经他调解的纠纷数不胜数,他的事迹还上过中央电视台。
不久前,12345市长热线转来一起纠纷。一年前,陈女士租了范先生一间店面准备开香烟店,但因范先生拿不出房产证,导致香烟店办不出营业执照。小店被迫关门后,范先生答应赔偿陈女士1万元,可给了5000元后就了无音讯了。
叶其杨了解缘由后,开始联系双方调解,不料范先生在出差,陈女士身体又不好。于是,他就拿着电话开始调解,挂了这边,打那边,一步步摸清双方的真实想法,一遍遍拉近距离。“看你这么费心,就再赔3000元吧。”范先生的承诺得到陈女士的认可时,叶其杨的电话都发烫了。
“拖了一年多的纠纷,没见面就让你给解决了,真是太谢谢了!”8月中旬,拿到钱的陈女士给叶其杨打来感谢电话。叶其杨长舒一口气,“大家满意就好,有麻烦还可以来找我。”
面孔特征:贴心矛盾“消防员”,服务到农家
“叶主任,这么热的天还来村里,到我家喝口水吧。”一走进航头村,就有村民和叶胜平打招呼。叶胜平是建德市航头镇的综治办副主任,虽然办公室空调凉快,可他总爱往村里跑。“只有走近农户,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叶胜平说。
“网格化”管理以来,航头镇的18个村划出了47个网格,叶胜平负责联络2个村、5个网格,只要一有空,他就进村聊天。
今年夏天,浙江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地都干了,水渠也没水了,庄稼都晒瘪了”,8月初,叶胜平一进航头村就看到村民的苦瓜脸。“庄稼是村民的命根子”,叶胜平紧急联系,镇里立马送了一台水泵进村,帮村民熬过了这个夏天。
大店口村有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可有村民竟把网上的“偷菜”游戏搬到现实中,业主们很苦恼。叶胜平上门逐一做村民工作,“你们的行为很危险,数额大的话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叶胜平说,村民的观念不同,沟通时语气得委婉。村里有个种黄桃的企业,村民觉得卖给本地人应该便宜些,买的时候该先尝一口,厂方不同意,双方杠上了。“企业租了地,一年每亩给775元,是给村里带来效益的”,叶胜平劝村民和气些。“村民没有恶意,关系处理好了,如果有人小偷小摸,大家也会帮忙照看”,他又劝企业主豁达些,最终让双方“熄了火”。
“我就像个消防员,哪里有矛盾就冲到哪里去”,叶胜平笑着说。
面孔特征:火眼金睛小偷在前,夜巡队员在后
晚上9点30分上班,第二天凌晨5点下班。这是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平安巡防大队夜巡队长孙坚强十几年来的工作时刻表。
中泰街道有10个村、2个社区,为了让老百姓安心睡觉,夜巡队设了二十几个卡点,队员们有时在明处,震慑犯罪分子; 有时在暗处,时刻准备抓捕。
今年6月底,就有2个小偷栽在夜巡队手里。那天晚上,孙坚强接到队员报告,有2个可疑男子在02省道附近,待他开车过去,却发现没影了。孙坚强判断,两人要作案,于是调来队员埋伏在村庄附近。果然,凌晨3点,两名男子被抓,此时他们已经偷了三四户人家。
“你怎么知道他们会作案?”记者不解地问。孙坚强说,“队员们长期在卡点蹲守却没见过这两个人,大半夜的还戴着鸭舌帽,很不正常,我开车过去,路没有岔口,人却不见了,说明他们要做见不得人的事。”
正是凭借着这份精准的判断,夜巡队自2004年成立以来,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百人次,守卫了一方的安宁。
·浙江湖州:讴歌警务创新模式 展示公安文化自信
·浙江慈溪狠抓作风锻造过硬政法铁军
·浙江政法委书记:拿出实招硬招解决司法顽疾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法治指数五年保持上升
·浙江公安厅厅长:每月接访群众一次雷打不动
·浙江杭州余杭区借公布法治指数“治治病”
·浙江杭州余杭区借公布法治指数“治治病”
·浙江:法学新成果要化为维护公平正义新成效
·浙江小伙10年救30多个车祸伤员
·浙江衢州:平安宣传集团作战有影有文有声
·浙江衢州:平安宣传集团作战有影有文有声
·浙江政法委书记:把解决执法司法问题作为“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