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上海金口河司法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3-09-03 17:12: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上海政法综治网 

  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受到过法律制裁的人,总是显得那么特别。因为,他们的人格往往受到家庭或社会的歧视,他们的尊严往往得不到家庭或社会应有的尊重。

  然而,对于上海市金口河200余名受过法律制裁的人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在他们背后,有着一群司法行政人员在默默地关心、关注、关爱着他们。

  探视,坚定他们改造之心

  2009年8月27日,四川省雷马屏监狱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他们是由金口河区司法局局长的莫鸽鸽率领6个乡镇司法助理员组成的探视帮教团。此行,主要对金口河籍服刑人员进行探视帮教。

  “金口河这些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区面积比原来大了一倍……”帮教会上,帮教团不仅向服刑人员详细介绍了我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还向他们宣讲了我区关于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政策。

  单独交心时刻,帮教团成员向每一位服刑人员介绍他们家庭的近况,带去他们家人的近照,转达他们亲人的问候,赠送他们生活、学习用品和法律书籍。

  “谢谢!你们的到来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慰藉!你们虽然不是我们的亲人但胜似我们的亲人!”服刑人员廖某泣不成声,他代表金口河籍服刑人员表示,决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期望,一定认真服刑、加强学习,把刑期当学期,在狱警的帮教下,加快改造步伐,争取记功减刑、早获新生。

  看到声泪俱下的服刑人员,副监狱长邓坚说:“从金口河的探视方式方法可以看出他们‘功课’做得非常扎实,这样贴近服刑人员心声的方式特别‘接地气’!”

  这种“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探视帮教活动,区司法局共组织了20余人次,分别走进了雷马坪、峨眉、乐山等监狱探视在监服刑人员30余人次。

  书信,冰释他们心灵之困

  自开展探视帮教活动以来,帮教团成员逐渐成为了金口河籍服刑人员最信赖的朋友,书信成为了他们联系的纽带。

  书信中,服刑人员有什么困惑都会向司法行政人员请教,有什么忧愁都会向司法行政人员诉说。

  2012年8月14日,的莫鸽鸽又收到了一封来自金口河籍服刑人员张某的来信。张某来信中质疑:10年未见亲人探望,是不是家人不管他、不要他了?张某来信中希望能帮助说服亲人资助他2000元。

  收信后,的莫鸽鸽迅速带领干部职工赶赴张某的家实地了解情况。张某的老父亲读完儿子给的莫鸽鸽信后老泪纵横,但仍坚持不愿前去探望。从张老的泪水中,的莫鸽鸽读懂了他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怜的是儿子过着非常人的生活,恨的是儿子不听话犯了罪让自己这个70多岁的老人担心。经过苦口婆心地劝说,张老终于答应了张某的请求。

  的莫鸽鸽在回信中详细说明了实情,并叮嘱张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政府、社会、家人都是关心你的,都会接纳你的,千万不可再破罐破摔,让关心、爱护你的人伤心失望!”

  在真情的帮助和真心的交流中,张某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思想逐渐烟消云散,如今正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在狱中反省改造。

  每一封狱中来信,金口河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都会以长辈、朋友等身份饱含深情的回信;每一位服刑人员的请求,金口河的司法行政人员都会竭尽所能的提供帮助。据不完全统计,仅的莫鸽鸽亲笔回信就多达40余封,为服刑人员提供帮助35件次。

  帮扶,解决他们生活之忧

  “终于重见天日了!感谢你们!”坐在轮椅上,看到屋外久违的美丽风光,呼吸着久违的新鲜空气,凌某眼里噙着泪水,紧握着司法局行政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凌某,2008年刑满释放回到金口河,2012年进城务工不慎把双脚脚踝摔成了粉碎性骨折,在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2013年春节前夕,的莫鸽鸽了解到凌某的情况后立即带领相关人员前去看望。得知只有上级医院有可能医治的消息后,的莫鸽鸽个人垫资1万元并安排专人护送凌某前往乐山市人民医院治疗。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凌某的骨折只能保守治疗,回家休养。经区司法局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残疾人凌某落实了每月100余元的最低保障经费。

  凌某的病情和生活状况一直牵动着司法行政人员的心。今年7月15日,司法行政人员顶着烈日再次来到凌某的家。

  家徒四壁、杂乱无章、臭味扑鼻,这是走进凌某家的第一印象。见到此景,的莫鸽鸽眼睛湿润了,当即从自己的包里掏出200元塞到凌某手中。

  了解到平日卧病在床,吃饭、洗衣、入厕只能靠爬行的凌某目前急需解决行的问题,当日上午,司法行政人员专门为凌某安装了轮椅、拆掉了门槛、平整了地面……

  坐在轮椅上,推动着轮子,近半年未见过天日的凌某顺畅地来到了屋外。

  “啪啪啪”、“叮叮叮”、“咚咚咚”……7月22日下午,区司法局10名工作人员来到凌某家中打扫卫生、修整地面、修理门窗,并摆放专门为他新置办的床、床垫、床上用品、餐桌、衣服、椅子、盆子、板凳、衣柜、窗帘、垃圾桶、米、油等物品。忙活了半天,凌某凌乱不堪的家焕然一新。

  2009年以来,区司法局帮扶像凌某一样的困难特殊人员共计100余人次,帮扶现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合计8万余元。

  安置,铺筑他们就业之路

  “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给予我的帮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今年5 月,刚刑满释放的杨某就携妻子来到金口河区司法局对的莫鸽鸽及全体司法行政人员如此说。

  事情还得从4年前说起。2009年,因犯盗窃罪入狱2年的杨某给的莫鸽鸽写信,诉说自己会驾驶的技能,并拥有驾驶B照,无赖身陷狱中,无法年审驾照。

  “如果不能及时年审驾照,杨某辛辛苦苦考取的B照岂不是要作废么?等他出狱后,他唯一的生存技能岂不是要断送吗?”金口河司法行政人员们焦虑万分。

  办法总比困难多。金口河司法行政人员兵分两路,一路与监狱管理人员联系拍摄杨某的近照,一路与区交警解释说明杨某的特殊情况。经过充分沟通、协调,狱方和警方都为杨某年审驾驶执照开了“绿灯”。

  如今,杨某持着驾驶B照在峨边彝族自治县找到了一份月薪4000余元的运输工作。

  杨某只是区司法局安置“两劳”回归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就业的一员。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金口河区共妥善安置就业共200余人。

  定位,构建他们安全之网

  “2013年8月2日13点38分13秒,周某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省道306线附近,冷竹坪往东约850米处。”8月2日,在区司法局的“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显示出对周某准确的时空定位。

  周某,因贩卖毒品于2002年2月19日被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2009年4月3日假释回乡,成为了金口河区现有16名社区服刑人员中的一员。

  社区服刑人员是指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人员,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监外执行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服刑,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人员分布广,山高坡陡给金口河的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带来了特别大的难度。如何解决?2013年1月,区司法局启用了“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与配套的“手机”能“互动”,对持机人定位。

  目前,全区所有的社区服刑人员都配备了这种特制的“手机”,率先在全市各个区县中对社区服刑人员实现了全覆盖。有了这套系统,司法行政人员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位置和历史活动轨迹了如指掌。

  这套系统既能方便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定位”管理,又能对社区服刑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一旦社区服刑人员违规离开规定的活动范围,手机会自动报警,提醒社区服刑人员勿闯“雷区”,避免社区服刑人员受到扣分、警告、收监等处分。

  基地,重塑他们自新之魂

  “社区矫正”这种监外改造方式始于2006年,被视为监狱制度的重要补充。

  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2012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正式实施。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第十六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社区服刑人员是放在社会上服刑,相对在监服刑人员来说比较“闲散”,在他们服刑期间如何提升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如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在通过社区矫正以后能顺利融入社会,使他们不再重新犯罪从而危害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多动脑筋、多想法子,创新管理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金口河结合实际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今年7月30日和31日,“金口河区社区服刑人员警示教育基地”和“金口河区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基地”分别在区看守所和敬老院挂牌成立。

  警示教育基地挂牌当日,区司法局组织了4名社区服刑人员到区看守所观摩了在监服刑人员的宿舍和劳动改造场所,学习了在监服刑人员的管理制度。

  看到“高墙”内的服刑人员、场所,社区服刑人员聂某表示:“一定会好好珍惜现在的‘自由’,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在社区服刑期间一定安分守纪、遵纪守法,争取顺利解除矫正回归社会!”

  警示教育基地和公益劳动基地的建立,为金口河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教育和劳动载体,是金口河区社区矫正管理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的坚实一步。

  “如何把基地的警示教育和公益劳动教育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何变换“口味”调动社区服刑人员参与教育与公益劳动的积极性,是我们全体司法行政人员今后探究的课题和方向。”司法局副局长李照兵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上海徐汇长桥为读书郎铺就平安路
·上海涉诉女性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上海侦破特大网银窃案 打击网络犯罪法律须“提速”
·[视频]上海:新学期开学首日交警护校排堵
·管帽脱落 液氨再成杀手——上海8·31重大事故追踪
·解决医患纠纷缓和矛盾 上海探索组建"联合共保体"

·解决医患纠纷缓和矛盾 上海探索组建"联合共保体"
·上海徐汇社区民警利用微信服务群众
·[视频]上海:警方侦破一起特大网银盗窃案
·[视频]上海:打掉一外国人办的非法调查公司
·上海将试水知识产权统一执法
·上海20天破40起公民个人信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