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时
目前,办理固话、移动电话等业务均需实名的“史上最严格电话实名制”已开始实施。这对于遏制垃圾短信、骚扰诈骗电话,净化通信环境或将起到积极作用。但要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电话实名的“利好”,“实名”之外,还需有法律托底。
一方面,实名制为打击垃圾短信、骚扰诈骗电话等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现实条件,不过,要真正实现良好初衷,还需要有关企业和监管部门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与执法机关密切配合,加大对利用通信工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实名制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当所有用户都敞开了个人信息的大门之时,无形之中就加大了这些信息被非法利用的可能,这给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以此为契机,尽快制定出台酝酿多年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完善有关配套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明确泄露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筑牢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