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法治文化

《西游记》中的法官哲学

2013-09-02 16:26: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随着《新西游记》的热播,品读西游记,研究吴承恩,学习唐僧师徒也逐渐热了起来。唐僧师徒历经艰难险阻、越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这种伟大的成就让我们佩服。

    但是为什么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也许作者在书中已经告诉我们了。在救难小儿城一章节中,孙悟空为保师傅变为师父的模样,在面对妖魔鬼怪索要唐僧的心作为药引时,以戏谑之语吐出了“我这有拜佛求经的诚心,普济众生的佛心,悲天悯人的善心,救苦救难的慈心,矢志不移的忠心,斩妖除怪的决心,都是好心,就是没有你要得黑心”。这孙悟空备着的诸多“心”无疑在他们的艰难道路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法官又应该从这里学到什么呢?我觉得法官也要学习孙悟空。

    德沃金在《法律帝国》一书中,对法官有这样精彩的描述:“法官是正义的化身,公正的天使,社会的良心。法官的胸间应当充满正气,法官的眼睛应当蔑视特权,法官的肩膀应当扶持弱小,法官的两袖应当一片清风。法官的上帝只有一个,那就是神圣的法律。法官的良心只服从一条,那就是公平与正义。”法官这一神圣的职责,纵使不需要有七十二变的本事,也需要常备几颗心,以备在纷繁复杂、名利熙攘、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也能始终保持着怀揣天平、手拿利剑,维护公正、斩落罪恶的司法形象。

    一是法官要有崇法敬法的忠心。“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马克思这句经典话语道出了,崇尚法律、信仰法律是我们作为一名法官的基本道德要求。法官是法律的执行者,如果法官都没有崇法敬法的诚心,不带头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法律就形同虚设。法官只有拥有一颗崇法敬法的诚心,才能在内心确立坚强的守法精神和勇敢的护法品格,从而推动其孜孜不倦地从事法律事业。

    二是法官要有公正严明的决心。“公生明,偏生暗”, 公众需要公正,也期待公正。司法审判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窗口,也是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是社会正义的守护神,可谓“笔下有财产千万,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誉毁忠奸”这种神圣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使得法官不得不公正严明。但法官面对各种诱惑,要有原则,不徇情废公;面对形形色色的考验,要敢于坚持原则,严肃公正,始终保有公正严明的决心。

    三是法官要有勤政廉洁的清心。清代姚步瀛曾说过“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勤政,就是恪尽职守、勤于政事;廉洁,“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指的是不受财货、拒绝腐蚀。我们都知道,权威源于信任,而司法的权威则源于公众对法官品质和能力的认同。一名法官能力所限公众无可厚非,但是品质却是公众尤为关注的。因此,法官的判决要想民众心服口服,法官本身需要具有良好的品质,必须做到勤政廉洁。

    四是法官要有尊民爱民的诚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人民司法”是司法的根本目的和要求。但真正为人民司法需要的并不一个隔绝红尘,不食人间烟火,不讲天理人情的抽象符号似的法官,需要的是一个长者,因为长者善于教化;是一个仁人,因为仁者能爱人。所以,法官一定要有尊民爱民的诚心,对当事人的悲欢苦乐感同身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切实尊重每一个当事人的人格尊严。

    五是法官要有学习进步的恒心。良医能够妙手回春,庸医却可能间接杀人。司法活动是专业化极强的专门活动,司法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决定了法官必须掌握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否则怎能让群众信服。随着社会的发展,案件的繁琐性与差异性“日新月异”,法官面对的情况也日益复杂,因此法官也要不忘 “充电”,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和相关的社会知识,提高决疑能力和平衡技巧,以应对复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况。

    法官作为当今社会公平正义的使者,应当化身孙悟空,常备几颗热血红心,“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都挡不住火眼金睛的如意棒”,让邪恶永远打不过正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 孙清华)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