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先后发生多起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这不仅给被害人及其家属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而且也严重破坏了社会正常运行秩序。 针对严重暴力犯罪高发的势头,公安部适时部署开展夏秋社会治安整治工作,保持对暴力恐怖活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涉枪涉爆等严重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各地公安机关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对严重暴力犯罪严厉打击,毫不手软。 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成效显著 各地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夏秋季节社会治安形势特点,瞄准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犯罪,以“零容忍、零懈怠”的态度,始终保持对严重暴力犯罪高压震慑。 提高处置严重暴力犯罪能力 在整治工作中,公安机关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现场处理水平、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避免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发生、减少伤亡。各地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民警快速处置能力,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感。 将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引向深入 各地公安机关严打严重暴力犯罪的同时,深入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建设,有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平稳有序。 |
近期,全国各地发生一些突出治安问题和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其中很多是由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的。有专家指出,解决矛盾纠纷用三分力就可以,若放任矛盾纠纷扩大升级引发违法犯罪,就得花上十分力,甚至更高的代价去解决。为此,全国公安机关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方式方法,查问题、堵漏洞、化矛盾,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加强隐患排查,对重大矛盾预先研判 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各种利益诉求碰撞交织,往往看似简单的群众诉求,会演变成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排查,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就成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一环。 积极搭建沟通桥梁,让矛盾在基层画上句号 在上海,全市派出所已全部建成“纠纷调处室”,并悬挂统一标志。各派出所以城乡社区居(村)委、居(村)民小组等为单位,推选出17万余名社区矛盾纠纷信息员,为派出所及时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目前,上海市各派出所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8万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3.4%。 协作共治,形成矛盾排查化解合力 为形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合力,各地公安机关不断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山东、河北建立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联动调解格局;上海公安机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搭建“第三方平台”等形式,积极整合各方调解资源,切实提高调解成功率。 |
7月25日部署的全国公安机关夏秋社会治安整治行动的一个特殊之处是,从部署之日起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集中关注。 作为公安部对全国治安形势迅速反应、对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的重要举措,一个多月来,这场旨在严打严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整治突出治安问题的行动在各地强势推进、掀起风暴。 在社会关切中释放“零容忍”信号 “坚决支持严惩一切违法乱纪行为!”“社会的保护者警察同志们,是该你们显身手了,加油啊!”7月25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夏秋社会治安整治后,受到网友力挺。 会议明确强调,要始终保持对暴力恐怖活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涉枪涉爆等严重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集中整治影响夏秋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实施个人极端暴力行为的犯罪分子都必须坚决依法严惩,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绝不手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谴责极端暴力犯罪的舆论环境。 公安部的这一表态,被视为是针对近期公共场所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的积极应对,向公众释放出“零容忍”信号。 就在行动部署前的一周,北京市连续发生6起危害公共安全事件。而全国范围内,从6月福建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发生以来,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不断发生。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表示:“对于极端暴力行径,支持政法机关依法严惩,在维护法律尊严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含糊。” 将矛头对准暴力恐怖活动等严重刑事犯罪,成为此次行动的重中之重。行动启动以来,各级公安机关对暴力犯罪坚持主动出击、露头就打,绝不姑息—— 8月11日深夜至12日凌晨,一男子持枪在北京市房山区的3个加油站抢劫。警方连夜部署、迅速行动,40个小时后,犯罪嫌疑人在北京市通州区落网。截至目前,北京已破获各类危害严重刑事案件600余起,打掉有组织犯罪团伙15个。 夏秋社会治安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广东警方已投入警力12.4万人次,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把警力部署到人员密集、情况复杂、案件多发的地区和部位,已破获涉枪涉爆案件477起。因时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安徽“雷霆”行动、陕西“秦安”行动、湖北“飓风”行动……紧密结合地区治安实际和季节特征,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不搞“一刀切”,成为此次夏秋社会治安整治行动的显著特点之一。 夏秋季节,街头“两抢”、拎包扒窃、涉车盗窃、电信诈骗、入室盗窃是高发的侵财类案件,各级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了打击的强劲势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海市公安局将多发性侵财案件作为打击重点。8月2日凌晨,在前期开展大量排摸和梳理研判的基础上,上海警方在浦东、闵行、宝山等地区布设卡点135个,统一开展打击“夜窃”违法犯罪联合查堵行动,侦破刑事案件89起,刑拘犯罪嫌疑人57名。 江西省南昌市公安机关对全市每日发生的刑事类警情和高危人群进行集中研判,及时调整打击和防控重点,目前已打掉各类犯罪团伙126个,“两抢”警情下降43.3%,盗窃警情下降41.5%。 3天查获犯罪嫌疑人3200余名,这是整治行动期间,山东公安机关开展的一次集中清查行动的战果。根据对本省各地市治安特点的综合研判,山东对涉黑涉恶犯罪、“黄赌毒”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等开展重点打击,3天破获刑事案件3077起,打掉犯罪团伙177个。 将群众呼声作为“行动指南” “最近感觉街面上的警察多了,巡逻的多了,你们辛苦了!”8月19日,网友“陈婉立”在网上发帖表达了对公安机关的赞许之情。 整治行动中,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群众意见放在心中、抓在手上,坚持将群众呼声作为“行动指南”,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发现一起、打击一起。 根据湖南、广东等地群众举报线索,8月初,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北京、辽宁、湖南、广东等12个省区市公安机关集中行动,对利用技术设备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发送诈骗、推销短信的新型犯罪——“伪基站”犯罪进行了严厉打击。 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 “满天飞”,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8月7日,公安部部署北京、河北等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摧毁了一个利用互联网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庞大犯罪网络。此次行动一改传统打法,将大专案分解成数十个小专案,指定涉案地单独立案,将信息源头、中间商和下游犯罪一网打尽。 对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涉黄涉赌和盗销自行车、“号贩子”以及黑车等违法行为,北京市公安局部署巡警、刑侦、治安、交管等警种联动,建起了立体化的治安防护网,一个月以来全市街头警情下降了11%。 创新形式排查隐患 为留守儿童开辟“小候鸟驿站”宣传交通知识,将交通事故光盘在重点单位、公共场所的“流动播放车”中播放,这是江西交警在夏秋社会治安整治行动中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的新思路。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整改,是公安部对此次夏秋社会治安整治提出的明确要求。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带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创新形式方法,深入重点单位场所,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在河北,夏秋社会治安整治是公安机关“一把手”工程,各地公安机关“主官”每天都要把工作情况在网站上公开 “晾晒”,敷衍应付、工作不力者将被严肃追责; 在北京,警方每月将对全市黄赌类治安警情高发的派出所排名,整治社会秩序不力的派出所将被“黄牌”警示; 在甘肃,公安机关以“5个百分之百”为目标,紧锣密鼓地推进网吧实名制登记、常住人口信息采集、旅馆监控联网等工作,力求不留死角; 在宁夏,公安厅组织民警和武警在繁华街区、重点地区联合武装巡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发动群众积极举报犯罪线索,营造出浓厚的严打整治氛围; …… 夏末秋初,高温酷暑渐退,民警热情不减。治安整治行动还在继续,期待各地公安机关捷报再传。 |
7月25日以来,一场从行动伊始就备受关注、旨在严打严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的夏秋治安整治行动,在全国上下掀起狂飙。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当地治安特点迅速行动、密集出拳,紧紧围绕影响夏秋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和近期一些地方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战胜罕见高温天气、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在确保一方平安的同时传递着人间温情…… 从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中,可以折射出全国各地公安民警在这个高温季节里为保一方平安所付出的艰辛;从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中,可感受到民警们对警察职业的挚爱、对百姓的承诺,让人感动、让人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