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
8月16日,驱车两个小时,进入天山大峡谷深处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后峡派出所,记者认识了老民警张宪新。52岁的张宪新,先后当过户籍警、刑警、治安警。2010年,他调入距市区80公里的后峡派出所,又成了这里的“活字典”、“山里通”,后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没有他不熟悉的,各种故事、传说、典故、特色,他也是如数家珍。
最开心的事——有人来访
后峡派出所是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最偏远的派出所,辖区海拔2188米,这里气候变幻无常,山路崎岖险要。
目前,坚守在这里的派出所民警年龄都已过50岁,家都在市区,最短的时间,他们10天轮流回一次家,遇到特殊情况,最长时45天回不了一次家。
因远离市区,这里菜价高,派出所为了节省开支,平时自己在后院开辟了菜地种菜。张宪新说,他最高兴的就是派出所有客人来。等到客人走了,就会感觉派出所格外冷清。
2011年1月,张宪新过50岁生日,因为回不了家,老伴决定带着女儿来看他。结果晚上7点多,还没等来老婆、孩子,山里电话信号不好,张宪新没法催。眼巴巴地等到晚上10点,才等来母女俩,生日宴这才开始。原来,因下雪天冷路滑,以前两个小时的路程,那天竟然花了4个多小时。
最辛苦的事——深山彻夜搜救
刚和张宪新聊得起劲,派出所就接到群众打来的报警电话:一名游客被困在悬崖边上,进退不得,请求救援。民警们立即带着救援工具前往山上救援。由于山崖陡峭,记者只爬了一半就爬不动了,眼看着张宪新和协警绕行到山顶上,把绳索从山顶上抛给那名被困的姑娘,让她绑在腰上,随后和姑娘的几个朋友一起合力把她拉了上来。
张宪新说,平时派出所接到类似的报警求助最多。
8月14日零时30分左右,派出所接到罗某报警,家里的两个小孩出去玩失踪了,找了六七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姐姐小英12岁、弟弟小杰9岁。当时天色已晚,气温极低,如果孩子不能尽快找到,会有生命危险。因山区山涧多,杂草丛深,孩子小,个子矮,给搜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民警带队经过一夜寻找,仍未见人,次日早晨在走访群众时,有牧民给民警提供线索,似乎在后山上看到过一个小男孩,大家不顾一夜寻人的劳累,再次入深山寻找,终于在半山腰找到走失的男孩小杰,小杰在民警温暖的怀抱中瑟瑟发抖,但却不知小英的去向。民警斩荆棘、跨沟壑,张宪新被树枝戳伤了鼻子,鲜血直流。经过近7个多小时的搜寻,找到了因饥饿寒冷已无法站立的小英。
最危险的事——出警遇到泥石流
两天来,跟着张宪新走访牧民、检查炸药库、检查煤矿安全,每次驱车十余公里。山路崎岖险要,蜿蜒狭窄,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深涧峡谷,还不时有大型货车迎面驰来,双方先停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错车。
派出所只有两辆车,车况并不算好,而且不太适合走山路。张宪新说,这已经好多了,刚报废不久的一辆北京212吉普车,冬天冻得要死,夏天烤得要命,经常出故障,勉强跑了两年多。有时车就坏在山里,还得让所里救援。
张宪新去后峡炸药库检查安全,辖区的几个涉爆矿企,最远的距离派出所24公里以外,要驱车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才能到达。多年来,民警按照要求,坚持每周必须检查一次,把每个单位都检查一遍,至少需要3天时间。
山里气候变幻莫测,天正晴,到下午就变了,顷刻下起了倾盆大雨,道路泥泞湿滑,司机更加放慢速度,小心行驶。沿途,张宪新指着旁边的峭壁说:“2012年夏天去煤矿检查,正好遇到泥石流,巨大的石头从悬崖上滚落,差点砸在警车上,落在离警车两三米远的地方,封死了道路。道路不通,只好停车向派出所打求助电话。”等到专业救援人员赶到,张宪新已被困在车里近1天。(记者 王海平通讯员 甘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