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鹰眼网 深圳执行查控“神器”

2013-09-02 10:12: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鹰眼查控网实现了执行人员足不出户查控被执行人财产。资料图片

    被执行人西宁市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持有市值达9000余万元的巨额股票,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从发现财产线索到成功控制,用了仅仅8小时。

    “神速”是该院鹰眼查控网制造的,它是深圳法院通过与各联动单位、协助单位联通互动,对被执行人财产和人身进行查询和控制的信息化工作平台。据统计,自该平台运行以来,深圳市两级法院通过鹰眼查控网共计发送查询请求429833项,控制请求36964项,协助外地法院办理查询7330项,协助有关机关查询9063项。

    ■诞生:

    为了破解案多人少矛盾

    鹰眼查控网的创意产生于2009年8月,当时全国法院正在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深圳法院有待集中清理的执行案件3万多宗。上级法院要求在半个月内完成全部案件的财产查询工作。

    在多次研究讨论之后,深圳中院发现,提高执行案件效率的突破点就在财产查询工作上。于是决定紧紧抓住该次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契机,依靠现代化科技的力量来破解执行难。

    深圳中院立即将全市两级法院全部执行积案的财产查询工作进行集中办理,并与国土、工商、银行、车管部门共同研发批量检索软件,实现集中查询。这一做法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予以通报表扬。深圳法院也因此出色地完成了清理执行积案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执行案件数量的迅猛增长,执行部门的人员和物质装备虽也有所增长,却远远不能满足执行工作发展的需要。案多人少成了制约执行工作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在案件执行中,执行人员的大部分精力也都耗费在了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找和控制上面。

    有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集中查询的经验,深圳中院在2010年8月成立了“执行五查组”,创造性地采用了“点对点”查控模式,鹰眼查控网初具雏形。

    所谓“点对点”查控模式,就是法院和协助单位之间建立专门的网络专线,通过网络专线发送查控请求和反馈协查结果。法院和协助单位各自使用专用的电脑,不直接进入对方的信息数据库,通过保密u盘或者光盘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工作模式。

    2010年9月,时任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穗明宣布鹰眼查控网工程正式启动,并首次实现对被执行人房地产权信息的网络查询。这标志着“执行五查组”升级成为鹰眼查控网。

    ■成长:

    查控功能日臻强大

    2011年3月,鹰眼查控网通过网络专线分别与深圳市国土规划委、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公安局机场分局、联合产权交易所等单位连接,实现了对被执行人银行开户、国土房产、机动车辆、工商股权、非上市公司托管股权、股票证券、房屋租赁和被执行人服刑地的信息查询功能。

    2011年5月,鹰眼查控网功能再次升级,实现了对机动车辆、工商股权和房地产的在网查封、冻结、解封功能以及相关人员机场布控的网上控制功能。

    2011年8月,鹰眼查控网完成了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对接,查控功能再次扩容,实现了在全省范围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开户、机动车辆、工商股权、社会保险、婚姻户籍、手机定位的信息查询。

    与此同时,鹰眼查控网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找范围也由原来的仅限于深圳市扩展到全省范围,部分财产如银行账户开户信息、股票基金信息扩展到全国范围。

    “短短几年时间,鹰眼查控网犹如一个初生的婴儿,不断吸收现代科技的营养,健康茁壮成长。从查财产到控财产,从查人到控人,从只能在深圳查询扩展到在全省、全国查询,各项功能日臻完善。”深圳中院执行局长胡志光说。

    现在的鹰眼查控网更是实现了从“服务法院”到“服务政法”,从“区域”到“全国”的两个跨越。

    2012年上半年,公安部门在侦办沙井黑社会系列案件中,得知了鹰眼查控网的威力,遂请求法院对134名涉案人员的财产进行查询。

    鹰眼查控网仅用4个小时就完成了这项按照一般程序需要2个多月时间才能完成的财产查询工作。

    目前,“鹰眼”广受全市政法机关欢迎,已经积极投身到了协助全市重案、要案的侦破工作中,成为服务政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提供高效精准信息和强制措施的高科技平台。

    ■成效:

    “颠覆”执行工作模式

    2012年9月10日,厦门某公司向深圳中院申请执行深圳市某公司仲裁案件,要求其返还投资资金本金3920万元及相关利息、律师费、仲裁费等。

    立案后,9月12日,执行法官直接通过法院综合业务系统将财产查询请求上传至鹰眼查控网。三个工作日后,便收到了深圳人民银行的反馈信息:被执行人在深圳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分别开户。当天,鹰眼查控网自动分别向这三家银行发出银行存款余额查询请求,招商银行下午即反馈信息:被执行人有存款余额2200余万元。

    9月20日,执行法官制作执行裁定书、协助冻结通知书,当即控制被执行人在招商银行的存款人民币2200余万元。

    “我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在短短7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开户、余额的查询和冻结。”该案执行法官说。

    因此,鹰眼查控网彻底改变了执行法官的工作模式。过去的人工查控流程,银行账户、工商局、车管所、国土部门都是人工去跑,办理执行案件十分艰辛。而现在,鹰眼查控网先将全市法院查控请求进行汇总集约分类,再通过鹰眼查控系统将查询请求以电子数据格式批量发送至协助单位。协助单位则会通过批量查询软件,在短时间内将查询结果反馈回来。对于需要控制的财产、人员,查控网将电子文书发送至协助单位,协助单位完成协助事项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电子送达回证并传回“鹰眼”。

    同时改变的还有法院执行工作模式。过去,深圳中院加上6个基层法院及14个派出法庭,各自派员前往协查机关进行查控工作,没有计划,没有统筹,最后形成的是纷繁错杂、混乱无序的工作局面,工作效率低下。

    鹰眼查控网建立后,传统的人流、车流、纸质流的执行模式由查控网的电子流、信息流、数据流所取代,法院查控工作实现了网络化。深圳中院执行局从各个基层法院最多抽调2人集中到鹰眼查控网工作平台工作,鹰眼查控网查控工作人员统一处理全部查控请求后集中发送至各协查单位,各协查单位再将协查结果通过鹰眼查控网反馈至各用户法院。

    据统计,自运行以来,全市两级法院通过鹰眼查控网共计发送查询请求429833项,控制请求36964项,深圳中院各部门(包括破产庭、房产庭、监察室、监督处、裁决处等)1465项,协助外地法院办理查询7330项,协助有关机关查询9063项。

    “如果按照两人一台车的工作模式,每条查询任务往返按照30公里计算,以上查控任务预计可以绕地球362圈。真是一个天文数字。”胡志光说。

    数字鹰眼

    在鹰眼查控网的帮助下,深圳法院执行工作的效率和威慑力有了大幅提高。全市法院执行案件呈现“两升”、“两降”的态势:“两升”是指2011年、2012年结案率、执行到位率连续两年提升,其中结案率同比增长了2.14%、1.57%,执行到位率同比增长了7.35%、5.88%。“两降”是指2011年、2012年新收案件、未结案件连续两年迅速下降,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5.7%、14.3%,未结案件同比下降29.5%、41.4%。

    鹰眼查控网的投入使用在为深圳市法院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也为法院节省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深圳法院执行工作在不增加1人1车的情况下,财产调查工作量减少80%,对财产、人员的控制效率成倍提高。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鹰眼查控”将老赖“一网打尽”
·巴彦淖尔公安“鹰眼一号”行动出战果
·石泉:督察“鹰眼”全覆盖换来执法“零投诉”
·陕西石泉:“鹰眼”全覆盖 执法“零投诉”
·河南三门峡成立“鹰眼”火灾侦查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