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唐波:键盘声中品出音乐的韵律

2013-09-01 15:17: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提到唐波,熟悉他的人都会把他和计算机联系起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反贪局工作多年的唐波以他对计算机技术的热爱和执着,设计开发出了“广西检察机关反贪业务数据库管理系统”,这套几乎由唐波独立担纲开发的软件,解决了多年来自治区检察院反贪局对案件、线索、文件管理耗时费力、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全区查办反贪案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1995年9月,唐波考入了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那时,台式计算机系统的版本还很低,大多数人还不知道DOS指令是什么,唐波却因选修了计算机课程而迷上了这个新奇的东西,把它当作一门专业技术来学习。时间长了,唐波竟然在咔咔的敲击键盘声中品出了音乐的韵律。

    1999年,唐波考进玉林市检察院,被分到内勤部门,每天都要面对繁多的文件和数据。这让他想到了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和便捷优势。于是,他在业余时间尝试制作电子通讯录,设计小程序,将数据整理到计算机数据库中,这让他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效率。

    后来,他又被调到公诉科,开始跟随老同志一起办案。2003年,轰动一时的玉林市“3·17”特大贩婴案告破,被缉拿归案和提起公诉的被告人达56人,案件复杂,证据材料浩繁。唐波作为该案公诉人团队的成员,在审查起诉阶段精心筛选大量证据材料,按照出庭举证的顺序和要求,编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示证系统并成功地在庭审中运用,直观有力地指控和震慑了犯罪。为此,唐波荣立玉林市检察院个人三等功,这是他工作后获得的第一个荣誉。

    2006年,唐波因既懂法律和办案、又懂计算机技术而被借调到自治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指挥中心,专门负责设计开发反贪业务数据库管理软件。

    2007年7月,唐波设计的第一套反贪业务数据管理软件初具雏形,虽然只有立案备案数据汇集和统计几个功能,但一经投入调试运行,便显现了计算机迅捷高效的功能。原来散落的全区反贪信息被迅速聚合起来,实现管理层面上的真正一体化。2009年,领导要求唐波将这套软件扩展到反贪案件线索管理、文件管理、话单短信分析等多个领域。

    编写源代码30万余行,指令修改调试500余次,开发编写软件15个,制作操作界面近60个,加班时间近1500个小时,节约开发资金近50万元……这些数据,仅仅是唐波在原有软件雏形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编写程序与扩展软件功能工作所涉及的数据。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广西检察机关反贪业务数据库管理系统”终于完成全部的开发设计和调试运行的步骤。这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数据库平台,适用于对立案备案、大要案、督办案、人才库、在逃人员、干警通讯录、涉农案件、商业贿赂案件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也具有文件发布功能,不仅简单实用,还获得了国家版权局认证。

    在这期间,唐波凭着自己的努力先后荣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2次,并连续三年在公务员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如今,他已从反贪局助理检察员变成了自治区检察院案件监督管理处副处长,而他与计算机的缘分依然延续。唐波告诉记者:“案管处是一个管理案件信息的重要部门,我们要对全区检察院的案件进行动态管理,离不开计算机。我坚信把技术和办案结合起来,是条好路子。”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