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每到傍晚,家住杭州市拱墅区水碧苑的陈大伯就到小区散步,看着落日,吹着习习凉风,陈大伯说,真得感谢社区。
前不久,独居的陈大伯突然晕倒家中。“我们两天没看到他,担心出事,就撬门进去,结果看到他躺在地上”,网格长黄效红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
经医院抢救,陈大伯脱离危险。医生说,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出院后,陈大伯找到社区表达谢意,黄效红则嘱咐他多注意身体,他说,“每个居民平安了,社区才平安。”
这,只不过是杭州“平安网格”建设的一个缩影。
真心付出,换取平安回报
作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深化和延伸,杭州将“平安网格”建设作为平安建设的细胞工程。杭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徐小林说,“我们要以‘安全在网格、和谐在网格、满意在网格’为创建理念,打造一批‘零案件、零事故、零激化、零上交,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高’的‘四零一高’网格。通过‘平安网格’创建,打造‘平安杭州’品牌,以最小单位网格的平安,实现大杭州的平安”。
杭州市拱墅区映月社区水碧苑是廉租房小区,人员复杂。为了管好小区,水碧苑成立了和谐理事会,让居民当家自治;又划出了“平安网格”,将平安责任落实到人。
11岁的小小(化名)生活在一个吸毒家庭,从小自卑内向,足不出户,这种状况在她母亲因吸毒过量去世后更加严重。网格长周财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不出来,我们就去邀请”,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猜灯谜,只要社区组织活动,周财正就把小小叫出来。半年来,小小变化显著,不仅主动参加活动,成绩也提高不少。小小的父亲感激万分,每个月都配合社区做尿检,发誓再也不碰毒品了。
“虽然他们有时行事易走极端,但只要我们真心付出,就能换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映月社区主任湛勇说,网格平安了,社会才平安。
网格全覆盖,管理不再顾此失彼
作为“平安网格”的试点单位,临安市18个乡镇街道、298个村、11个社区所属的1113个网格全部参与到“平安网格”创建活动中,并组建了“一警三员五队一律师一支部”的团队构架。
临安市武肃里社区有居民4675户,仅凭七八个社区干部,管理上难免顾此失彼。“平安网格”创建以来,网格长们每周都会走访5户家庭,一旦涉及法律问题,还有网格律师相助。近日,浙江天目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志明就接到了居民陶大伯的电话,请求帮忙写份诉状。马律师当即答应,并约好了时间。作为19个“平安网格”的顾问律师,这样的法律帮扶,马律师已经接了十多个。
“网格化管理使社区对民情的洞察和服务变得更精细化,贴心的服务就是一种最好的管理。”社区党委书记陈莉说。
网格长到,纠纷解了钢棚拆了
“平安网格”除了能及时开展为民服务、有效防范处置网格内的治安事件,还能在第一时间调处百姓的矛盾纠纷。临安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说,临安民事纠纷调解率、“平安家庭”创建面均达100%,调处成功率和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均达93%以上。
王亮是临安市清凉镇第二网格的村民。不久前,他家围墙倒塌,砸到邻居王新家的门及墙体。村干部组织调解,但因两家积怨已久而未果。为了打开心结,镇综治办副主任傅冰和网格长章荣建一起做起了思想工作。最后,王亮终于同意赔偿3000元,双方握手言和。
锦北街道民主村的陈大叔搭了一座钢棚,在今年的“三改一拆”行动中,被列为违章搭建,但陈大叔却不愿拆。网格联络员得知后,和村干部一起上门做工作。最后,经过耐心劝导,陈大叔解开心结,亲手拆除了钢棚。
村党支部书记唐根祥说,村网格专管员、联络员基本上都由党员担任,其中一部分还是村民小组长,对网格内信息了如指掌,是村建设“平安网格”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