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近年来,辽宁省公安厅不断加强执法主体能力建设,通过创新开展规范执法实战训练活动,有效提高了基层一线公安民警规范执法水平。
公安民警执勤执法不规范一直是影响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难题,多年来,公安机关虽大力加强规范民警执勤执法的培训工作,但脱离实战的理论培训往往难以有效提高民警规范执勤执法能力。以接处警工作为例,虽有《110接处警工作规则》、《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流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多项制度规定对民警的执勤执法行为进行规范,但在当前复杂的执法环境下,规范的执勤执法活动要求民警不仅要熟知制度规定,还要有现场处置能力做支撑,否则任何一个不规范的执法环节,都可能造成证据灭失,群众不满,投诉上访,民警伤亡,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情况的发生。
为了有效解决执法制度要求与民警执法行为不同步这一难题,2012年,辽宁省公安厅按照《中共辽宁省公安厅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执法工作的决定》要求,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规范执法实战训练活动。他们重点围绕“接处警、交警现场执法、巡逻盘查、武器警械使用”4个易出现问题的执法环节组织编写培训教案,拍摄系列执法示范教学片,并选取营口市公安局推广试行规范执法实战训练工作。
营口市公安局迅速将规范执法实战训练工作在西市分局试点开展。通过采取组织民警观看系列执法示范教学片与模拟实战场景训练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民警在实战中快速掌握了着装、语言、动作、处置程序、安全保护等每个执法环节的规范要求。参训民警普遍反映这种培训模式,将制度规范与实际工作场景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既规范了民警的执法行为,也保护了民警的执法安全,真正把规范执法的文字要求变为习惯动作,把执法标准变为规范的执法行为。通过近6个月训练和工作实践,规范执法实战训练模式已初步取得成效,参加培训民警的规范执法和现场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召开之际,营口市公安局党委将规范执法实战训练应用到全市公安机关“十二运”安保执勤执法工作中。自开始“十二运”安保工作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未发生一起因执勤执法工作引发群众不满意的案事件。
下一步,辽宁省公安厅将在营口市公安局试点的基础上,在全省公安机关推广,通过模拟各类易出现问题的执勤执法场景,反复进行规范执法实战训练,迅速提升民警规范执法能力、应对复杂执法突出问题能力和做群众工作能力,促使民警在执法中自觉做到理性平和规范、严格公正文明,确保更好地完成“十二运”安保等各项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