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黑龙江

哈尔滨南岗区法院处理医患纠纷快字当先

2013-08-29 10:40: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尽早让当事人吃到“定心丸”

  ——哈尔滨南岗区法院处理医患纠纷快字当先

  图为姜忠琦(右一)、付文慧(右二)法官正在与患者刘晓军夫妇交流。朱丹钰 摄

  记者亲历

  听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法院处理医疗纠纷快字当先、颇具特色,记者决定前往探个究竟。

  8月8日下午,记者跟随南岗区法院民二庭法官姜忠琦、执行二庭庭长付文慧、哈西法庭庭长曹辉回访医患纠纷当事人。

  曹辉告诉记者,南岗辖区内有401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15个。2011年以来,南岗法院审结医疗纠纷案件121件,判决结案平均125天,调解结案平均137天,司法确认诉前和解的案件最快仅需2天,“快速审结医疗纠纷案件,尽早让当事人吃到‘定心丸’。”

  14时30分: 患者刘晓军家

  患者刘晓军,1991年入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接受安置心脏起搏器手术。哈医大一院为刘晓军提供了包终身卡,承诺终身免费安装起搏器,每7年更换一次。1998年、2004年哈医大一院都为刘晓军免费更换了起搏器。2011年,刘晓军再次请求哈医大一院免费更换心脏起搏器遭拒。

  姜忠琦是刘晓军案的承办法官。

  下午两点半到了刘晓军家。房子一室一厅,大概有三四十平方米,客厅很小,卧室放了两张床,显得很局促。刘晓军老伴忙着拿凳子让我们坐,但没地方放,我们都坐在了床上。

  还没等记者问,刘晓军老伴就说:“谢谢姜法官,要不是判得及时,老刘的命早没了,心脏起搏器失灵后,老刘的心率每分钟只有二三十下。”

  记者观察,刘晓军精神头还不错,一直握着姜忠琦的手表示感谢,就是说话不太利落。

  “和哈医大一院打官司,心里确实没底,好多人都劝我,别打了。”刘晓军老伴说,到了法院,案子两三天就立上了,没钱请律师,姜法官还帮着找了司法援助,而且很快判决就下来了,哈医大一院给了5万元救命钱。

  姜忠琦对刘晓军说:“动手术一年多了,我们看看你恢复得咋样了,不错啊,比以前看着年轻了。”

  “感谢姜法官了,他活着,我就有了主心骨。”刘晓军老伴说:“儿子在哈工大读研究生,明年就毕业了,赚钱了贷款买个房,就不用再租房住了。”

  离开时,刘晓军和老伴把我们送到门口,还非要送下楼。

  付文慧曾是民二庭庭长,今年4月份才调到执行二庭。她告诉记者,医患纠纷中,像刘晓军这样因病致穷的家庭不是少数,他们是弱者,急需得到救济。

  记者得知,对医疗纠纷案件,南岗法院简化立案程序,加快立案节奏,只做形式审查,即只要双方存在医患关系,南岗法院有权管辖的,就立即立案,实现了立案审查、受理、收费、排期“一站式”服务。

  南岗法院从立案接待环节开始,就加强对患者的诉讼风险提示和诉讼规则指导,积极为家庭贫困的患者寻求法律援助,对取证确有困难的依职权帮助调查取证。审理结束后,法官还及时向患者提出司法建议,比如,提醒患者病历封存、保留同室病友的联系方式等。付文慧说:“通过增强患者的诉讼能力,可以有效推动诉讼程序顺利进行,避免迟延。”

  15时:哈医大一院医疗责任管理办公室

  15时,记者到了哈医大一院,接受采访的是该院医疗责任管理办公室主任梁子君。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梁子君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8年。刘晓军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法院判得绝了,我们服气!”梁子君说,法院判决没有强制医院继续履行,而是要求给付患者购买起搏器的同等价款,说句实在话,患者已经第四次更换起搏器了,手术能否成功,医院没有十足的把握,如果判决强制履行,手术产生的风险谁来承担?

  姜忠琦说,下判时就考虑到执行的可行性,判金钱给付容易执行,患者拿到钱后,可以选择做手术的医院。

  “这个判决体现了法官的智慧,刘晓军很快就拿到了钱,又在我们医院进行了安置手术,这表明患者还是信任哈医大一院的医术的。”说到这里,梁子君显得很自豪。

  “判决确定的5万元费用是由司法鉴定确认的,我们没有提出异议。”梁子君说。

  姜忠琦告诉记者,司法鉴定的期限直接影响裁判的速度。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前,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经常“打架”,导致案件久拖不决,侵权责任法虽然确定了司法鉴定的唯一性,但双轨制的影响目前仍没有消除。就司法鉴定而言,重复鉴定或者漏鉴都会严重影响诉讼的效率。

  据了解,南岗法院组织精兵强将审理医患纠纷,对控制司法鉴定的期限,已经摸索了一套有效防止拖延的办法:首先,通过开庭质证固定争议焦点,避免因焦点把握不清,导致漏鉴情况的发生;其次,主动联系鉴定机构,组织当事人提交材料,通过专家听证会,让当事人充分表达意见,增加鉴定说服力,防止重复鉴定;最后,当事人对鉴定有异议的,要求专家出庭接受质询,避免随意启动重新鉴定程序。

  16时30分:211医院质量管理科会议室

  16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的门诊部仍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医院质量管理科主任陈致勃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211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有关该院的医疗纠纷由哈西法庭审理。据了解,哈西法庭审理了南岗区一半以上的医疗纠纷案件。

  曹辉说,处理医疗纠纷最快的办法就是让纠纷不发生。为此,哈西法庭与211医院、哈医大二院的质量管理科和医务科等部门订立了依法防范医疗纠纷合作协议。

  8月初,曹辉刚到211医院讲过课。曹辉说,通过授课,让医生了解技术、产品、伦理哪些环节处理不当容易产生纠纷,同时也增加了自己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诊疗服务的感性认识。

  提起司法建议,陈致勃大为赞赏,“我们高度重视法院的司法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医院的管理水平,对司法建议做到件件有回复,这样我们就可以少犯错误。”

  说起司法确认,陈致勃很是感慨:“医院当然不希望发生纠纷,但真要发生纠纷会尽力与患者寻求和解。令院方头疼的是,达成和解后,由于患者对医院缺乏信任,经常变卦。哈西法庭开辟了司法确认和解协议的‘绿色通道’,通过司法确认,让医患双方都吃了‘定心丸’。”

  曹辉介绍:“一般情况下,司法调解确认书7天之内就能拿到,最快2天就能拿到。”

  据记者了解,2011年以来,司法确认涉及211医院的案件31件,至今无一人反悔,也未出现一起申诉和信访案件。

  当事人说

  没了心脏起搏器,老刘心率每分钟只有二三十下,连床也下不了。我早就下岗了,孩子还在上大学,他的病花掉了全家的积蓄,我们现在靠低保维生。起搏器失灵后,哈医大一院拒绝免费更换,买个起搏器需要好多钱,老刘天天瘫在床上,这可把我急的!没办法找到了法院,和哈医大一院打官司,心里确实没底。管我们案子的姜法官是个好心人,心比我们还急,帮着找了律师。我就认哈医大一院承诺的“一卡保终身”这个死理,其他的我都不懂。司法鉴定很快就下来了,姜法官判我们赢了。我们相信哈医大一院的医术,拿到钱后又到那做了手术。进手术室前,我还特意给姜法官打电话表示感谢。碰到我们家老刘,哈医大一院也够倒霉的。

  ——患者刘晓军老伴

  (记者 徐光明 唐凤伟 段春山 通讯员 郝云鹤)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视频]哈尔滨:创最安全城市 惠及最广泛民生
·哈尔滨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速破涉枪贩毒团伙案
·[视频]哈尔滨:创文明城市 展干警风采
·黑龙江哈尔滨警方侦破特大跨省贩毒案件
·哈尔滨交警提醒市民高温天开车要牢记八注意
·黑龙江哈尔滨开展食品摊位燃气治理

·黑龙江哈尔滨开展食品摊位燃气治理
·黑龙江哈尔滨中院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接受教育
·司法部在哈尔滨召开2013全国司法考试工作座谈会
·黑龙江哈尔滨:确保整改不走过场
·哈尔滨110 市民报警后将短信回访
·黑龙江哈尔滨中院努力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