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山西:保民生促发展建和谐 法律援助在行动

2013-08-28 15:38: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法制报 

编前语

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法律援助工作无疑是走近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而终年奔波在法律援助事业一线的工作者们,一直以来都在用自己不言苦累的无私奉献精神,诠释着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让群众“怀着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归”,这早已成为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和志愿行动。

让我们一起聆听法律援助工作者艰辛付出背后的苦与乐和受援群众的收获与感激!

擦亮法援服务“窗口”

——太原市法援中心业务二科科长王志军感言

人物素描:

直爽干练的王志军,即将迎来不惑之年,至今,他已在法律援助事业中默默奉献了14载。从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筹备,到12348法律咨询热线开通,再到太原市法律援助接待大厅开展窗口便民服务,他始终在法律援助服务的第一线奔波忙碌,吃苦敬业的他,在行内那可是出了名的。

人物感言:

说不苦不累,那是假的。光是接听12348法律咨询热线,我就干了近10年。热线刚开通那会儿,就我一个人扛着,经常是忙得连轴转。当时,办公条件不太好,大冬天捂着被子在值班室接听电话,冻得直打哆嗦。接热线时,顾不上喝水,当然也怕上厕所耽误时间,经常是一连工作数小时不停歇,嗓子干的直冒烟。

太原市的法律咨询热线电话从开通以来,一直业务繁忙,最近几年平均每年接听量都上万,一直居全省首位。热线24小时畅通,工作人员三班倒,值夜班时,大家都是把电话放在枕边,一听到铃声响,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几年前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一天我值夜班,大约凌晨2点钟。家住迎泽区的男子王某打来电话说,自己凌晨回家,发现家里有另一个男人。面对妻子的出轨,他怒火中烧,为发泄心中的不满,他说有了杀掉妻子和那个男人的冲动,他想问问如果出于这样的动机杀人,可能被判处怎样的刑事处罚?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个激灵,浓浓的困意顿时全无。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稳定王某的过激情绪,我告诉他,一旦犯罪,从各种角度来说,都极其不划算、不值得。尤其是他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如果爱孩子就不能让她小小年纪就失去母亲,甚至成为一个杀人犯的孩子,孩子也可能因无人管教而改变人生。我足足用了两个多小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打动王某,让他放弃了犯罪念头,最终答应可以考虑与妻子离婚,同时,他还向我咨询了离婚方面的法律问题。接听完这个电话,天已经亮了,虽然一夜无眠,身心俱疲,但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管是接听热线,还是在大厅接待咨询,时常会遭遇各种委屈和不理解,来咨询的几乎都是遇到麻烦的群众,他们心里本身就不痛快,难免在咨询时有点情绪。而且他们就是因为对法律不熟悉,才来问个究竟,所以对他们提出的哪怕是很可笑的问题,也要非常尊重地给以合理合法的解释和劝告。

来接待大厅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年人、残疾人或者受了工伤的农民工,他们往往行动不方便,表达不清楚。作为接待者,我们都认真地倾听、耐心地解答。遇到外地人,听不懂方言,更得耐着性子热心为他们服务。不为别的,法律援助服务大厅是咱们太原市文明服务的重要“窗口”,我们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义务把这个“窗口”擦得亮亮的!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山西立明律师事务所厚子才律师感言

人物素描:

两鬓染霜的厚子才律师,谦和儒雅、身板硬朗,许多人并不知道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平均每年都要办理十几件法律援助案件。像他这样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律师,年收入上百万的不乏其人,然而厚子才每年从案件中所得的收益却只有数万元,至今他仍然住在不足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过着知足常乐的生活。

人物感言:

我喜欢做法律援助,这跟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我是老三届毕业生,曾经插过队、下过井,多年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我对贫苦群众有着很深的感情,总希望有机会帮助他们。通过自学,我在1988年考取了律师资格,并成为原大同市第二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退休前我是大同市政府法律顾问处的主任。

很多人问过我,以你的经验水平,应该多办理那些收费高的案件。可我觉得,做援助案件更能让我体会到人生价值,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很快乐。我不是很在乎经济收入,我是从公务员岗位退休的,每月领取的退休金足以维持生活。我没有什么爱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有太多的花销。

“你简直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是你拯救了我们这个家庭。”每当听到受援人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词,我内心总是充满神圣的感动和莫大的鼓励。我总喜欢这样告诉受援人,你们最应该感谢的是国家的法律援助制度,是它成就了实施法律援助的善举,是它给了贫弱者坚强和勇气!

法援让我找到生命价值

——山西新东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新东感言

人物素描:

仗义疏财、敢讲真话、肯办实事,认识律师刘新东的人都会给出这样的评价。作为入行早、业务精的律师,刘新东代理过不少案值大的经济案件,但是办案子他更看重的是社会效益和律师的社会形象。

人物感言:

有的律师不愿意做法律援助的案件,觉得既浪费时间精力,又没有经济收入,有时还会倒贴钱,但是我却在法律援助中找到了生命的更高价值。你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刻伸出了温暖的手,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精神满足。

另外,除了律师身份,我还是一名省人大代表,也因此,我总有为最基层群众做事的愿望。只有做援助,才可以用行动证明,律师不是少数有钱人享受的“奢侈品”,他们也能成为普通百姓可以享用的“生活必需品”。

2008年,我参加了全国“1+1”法律志愿者行动,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原打算去边远山区好好服务上一年,觉得那样才是真正做公益。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的愿望没有实现,我被派到了阳泉市平定县做公益律师。虽然那里不属于边远贫困地区,但依然让我有了很深的触动和感受。那里的律师资源,比起我的执业所在地阳泉市少了很多,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更是缺乏。

面对大量需要援助的案件,我告诉自己,选择做“1+1”志愿律师太值得了!那一年,我代理援助案件48件,而调解结案的案件多得自己都数不过来。辛苦之余,我收获了无数次的被需要、被尊重、被感激,这些感受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法援就是做爱心事业

——运城市盐湖区法援中心主任郭继红感言

人物素描:

已过不惑之年的郭继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风风火火、真诚直率,他说话语速较快、思路清晰,周围的人都说他是个大忙人,不是接待咨询,就是忙于办案。郭继红还把办公室电话直接捆绑到自己手机上,保证全天24小时热线畅通。

从十多年前盐湖区法律援助中心筹备成立之时,郭继红就成为援助中心的顶梁柱。因为业绩突出,盐湖区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同时这里也是司法部设立在我省县区级法律援助中心的唯一联系点。

人物感言:

做法律援助就是在做爱心事业,没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就无法坚持下去。付出,是肯定的,除了时间、精力,很多时候还得贴钱,甚至连家人也得跟着受累,但当你得到受援人掏心窝子的感激时,就会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因为法律援助,我帮助过许许多多困难的人,后来他们几乎都成为我最真诚的好朋友。尤其是每年快过年的时候,我都要接待一大批裤脚沾满泥巴的农民工。他们为城市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时常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而法律援助,就是要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我愿意做那个点滴温暖的传送者。

7年前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得。安徽工人陈爱平在运城打工,工程队拖欠他的工资累计达6万元。提起诉讼后,法院要求陈爱平用同等值物品做抵押,身无分文的他傻了眼。虽然非亲非故,为了给他救急,我把自家的捷达车抵押给法院。一旦官司败诉,我的车就得赔进去,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帮人就要帮到底!后来官司赢了,我的名声也传了出去,别人都说我是“一根筋”。只有我自己明白,有了这股劲,我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在法律援助这项爱心事业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法援给了我活下去的信心

——大同市交通事故受援人何宏讲述

如果不是遇到大同市立明律师事务所的厚子才律师,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活下去。

两年前,一场车祸让我失去了左臂,右胳膊勉强幸存,但失去了5个指头。当时,我所驾驶的货车被另一辆货车撞翻,我和车主当场飞出了驾驶室。车主在车祸中丧生,而我在接受抢救时,欠下了十余万元的治疗费。我的妻子一直没有工作,在家照顾卧床多年的老父亲,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我绝望到极点,像我这样的废人,将来如何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

妻子借钱去找律师,希望对方车辆的保险公司能多赔偿一点损失,但找了很多律师,给出的咨询结果都是只能获赔十余万,这连我的医疗费都不够。妻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厚子才律师,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援助免费为我们打官司,而且他认为车祸发生时我被甩出车外,属于车外人员,应该按照第三者责任险进行赔偿,如果胜诉,可以拿到将近80万元的赔偿金。我的心,一下子亮堂起来!

在两年的时间里,厚律师多次前往车祸发生地天津市调查取证,不停地在交警队、保险公司、法院等处奔走,最终为我争取到79万元赔偿金。对于没有任何劳动能力的一级伤残者来说,这些赔偿让我后半辈子的生活有了保障。

我这辈子头一次打官司还是这样大的官司,但是我没有花一分钱。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厚子才律师和大同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刘文丰,道一声真诚的感谢!

法援让我腰杆更硬气

——阳泉郊区孙家沟受援老人贾老太讲述

我是个命苦的老婆子,今年76岁了。多年前,老伴就没了,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给他成了家,孙子后来也上了大学。几年前,儿子媳妇离了婚,孙子跟着他爸,日子也算凑合。

没成想,前年儿子出了车祸,没了。为了讨要赔偿,我一把年纪还得上法庭,我心里苦啊,什么法律啊、开庭啊,一概都不懂,真是不知道该咋办!就在这个时候,阳泉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张桃贵主任领着工作人员上门为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免费帮我打官司。我心里说不出的感激,真是赶上好时代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年人。

众晨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郗建红是我的代理律师,开庭当天,我情绪激动,心脏病突然犯了,当场晕倒在法庭上。是郗建红律师把我送到了医院抢救,还为我垫付了1600元的抢救费。后来,官司打下来,我和孙子一共拿到20多万元的赔偿。孙子20多岁,想到他将来找工作、娶媳妇得花不少钱,我就把大部分赔偿给了他,自己只拿了几万元当养老钱。

可是事情还没完,我在村里有一套90多平方米的楼房,儿子生前住的是一套50多平方米的。儿子这套算遗产,法院说孙子和我各分一半。想不到,遗产还没分,孙子就开始欺负我,他直接霸占了我的大房子,让我住儿子的小房子。更让我伤心的是,为了争财产,他还动手打我,把我房里的家具和衣物都扔到垃圾堆里。孙子这样绝情,我心里真像被捅了刀子。

正在犯愁的时候,今年7月,阳泉市法律援助中心张桃贵主任又主动上门。他说要给我维权,要回房子,讨个公道。我这个无依无靠的老太婆,靠不上儿子和孙子,全靠政府的法律援助让我的腰杆子硬起来了!

援助律师把我们当亲人

——陕西籍农民工受援人王传福妻子武申兰讲述

在我们一家最困难的时候,是盐湖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郭继红向我们伸出了援手,他不计代价地免费为我们打官司,当我们居无定所的时候,他还把我们夫妻俩接到自己家住,简直就像自己的亲人,所有“感谢”的字眼都无法表达我的感受,但我能回报他的也只有那些说不尽的“感谢”!

几年前,我跟随爱人王传福从老家陕西来到运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2009年年底,工程队欠发工人工资,我家老王气不过,就带领工人去讨薪。结果钱没要上,倒被人打了一顿住进了医院,这事还被媒体作了报道。过了几天,一个中年男人提着礼品找到老王的病床上,他说自己是盐湖区法律援助中心的,专门为困难群众解决法律难题。当时我还有点不相信,哪有这样的好事?

听说我们没钱交医药费,郭继红主任当下就给工程方打电话讨说法。当天晚上,他自己开车去找了工程方负责人,一直等到半夜,硬是给我们要回1万元的医药费。

当时快要过年了,郭主任顾不上管家里的事,成天忙着给我们讨薪,到腊月二十八,他已经为我们要回了15万元的工资。我的那些老乡们拿着分到的工资,暂时回家过年了。我们两口子没有回老家,因为经济困难,连个合适的住处都找不下。郭主任知道后,直接把我们请到他家去住,他说:“就当我们是亲戚,咱们一起过个团圆年吧。”郭继红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就像对待自家的亲戚一个样,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感激。

后来,郭继红主任继续为我们的事情奔波,免费代理我们的官司,前后用了4年时间,为我们这帮农民工讨薪32万多元。

这样的服务 我们满意

——群众讲述接受太原法援中心援助经历

2006年冬天,我在太原一家建筑工地打工时腿受了伤,老板仅支付了一点医药费,就不给赔偿了,如果不进行二次手术,我将落下残疾。心急如焚的我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待我的叫王志军。

说完我的情况后,王志军为我分析说,按照受伤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我大概可以拿到75000元左右的赔偿。一听这么点赔偿,我当下就火了,对着王志军就嚷:我刚向别人咨询过,人家说这种情况最少能陪20多万呢,没本事你们就别开什么援助中心,这免费的服务哪能靠得住!

尽管我的话很难听,可是王志军始终没有任何反感和不耐烦,他非常有礼貌地告诉我,他是客观地从法律和现实角度为我作分析。

三个月后,我的案子一审结束了,法院给出的判决是老板赔偿我69000元,非常接近王志军给出的分析。当时,我真是羞愧极了,第一个念头就是上门向王志军致歉。见到他时,他还像上次那样面带微笑,他说做窗口服务,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就是要让群众满意。即使咨询者当时不满意,我们也要把最真诚的服务送给他们。

此时的我已是泪流满面:“上次真是对不起!你们的服务,我太满意了!”

——忻州市民李先生

这是我第二次来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了,第一次是2007年我来咨询家里房屋买卖纠纷的事。当时中心在二楼办公,我坐着轮椅不方便上楼,打过电话后,工作人员就从二楼下来,专门在一楼过道处临时为我设了个咨询台解答我的问题。经过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我家的纠纷调解解决了。

这次我遇到了遗产纠纷,又找到援助中心,我发现接待大厅搬到了一楼,还有专门走轮椅的通道,真是方便。负责接待的姑娘很热情,给我解释了很多法律上的问题,还说像我这样的情况,她们要上门服务。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还开车把我送到了棉花巷一家律师事务所接受免费法律服务。像我这样的孤寡老人,有了法律上的难题,全靠法律援助中心帮忙,她们的服务,我打心眼里说好!

——太原市迎泽区郭老太

(记者 郭海荣/文 记者 史晓波/图)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