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上海

上海徐汇社区民警利用微信服务群众

2013-08-28 10:44: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警民联系卡上增加民警的微信二维码,上海徐汇社区民警利用微信服务群众

边吃早饭边看居民发来的微信已成习惯

“许警官,这几天居委会工作人员经常到我家问东问西,搞得周围邻居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希望他们没事的话就不要来找我了。”

一天下午,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华泾派出所社区民警小许的微信上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文字后面还附有几个“愤怒”的表情。发信人是在沪上班的维族姑娘阿依西古丽,目前租住在小许辖区里的华泾绿苑小区。

略微思考后,小许回复她:“不好意思给您造成困扰,最近警方正在登记核查辖区内少数民族居民的信息,还请您配合一下我们的工作,谢谢啦!”并附上“微笑”的表情。

为安抚阿依西古丽的抵触情绪,小许又通过微信向她耐心解释,并承诺会关照居委会尽量减少上门次数。一番交流后,阿依西古丽终于表示理解,给小许发来一个“笑脸”。

像阿依西古丽这样的辖区居民微信好友,小许的手机里还有300多人。

直接与居民微信互动,源于一次“突发奇想”

6月初,小许在徐家汇一家饭店吃饭时,看见店门口有该店的二维码广告牌,扫描后即可预订点餐,非常方便。这让他大受启发。几天后,小许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小区门口。谁料这个小小的灵感竟带来“蝴蝶效应”,一个多月来,几乎每天都有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添加他为好友,多的时候甚至每天能达到数十人。有位居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添加小许后,收到小许的回复消息,竟回复说:“哎呀,想不到居然是活的。”让小许哭笑不得。

小许管理的华泾绿苑小区是动迁小区,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情况较为复杂。如何能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辖区情况,光靠居委反映和走访小区居民的传统方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社区警务工作模式。而微信恰恰利用了手机网络的快捷之利,拓宽了警民之间的沟通渠道。

居民们会通过微信向小许询问很多问题,如居住证办理、狗证办理、户口政策等,也会反映小区里的各类情况。小许总是尽量每条都耐心答复,并在 “朋友圈”中发布盗车、电信诈骗等方面防范提示,还有办理狗证、护照、户口等事宜的时间及相关政策手续等。居民好友们纷纷点赞、评论、转发,民警与辖区居民的关系也更为亲近了。

警民沟通更便捷,信息收集更高效

近两个月来,每天早晨出门前边吃早饭边打开居民好友们发来的微信已成为小许的习惯。常会看到他们发来的问候,有时是一句“早啊,许警官”,有时只是一个笑脸,哪怕是一句牢骚话,小许也觉得居民们将他当成了朋友,这让他感到自己拥有了努力工作一整天的动力。

能够通过微信这种居民更易接受和使用的方法来建立警民沟通桥梁,说明小许在工作中勤于思考。目前,华泾派出所已在社区民警中推广了小许的做法,在警民联系卡上增加民警的微信二维码,并添加责任区警长、责任区领导等的联系方式,使警民沟通更便捷,信息收集更高效,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记者 吴 艺 通讯员 陶 炯)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上海徐汇以秦玲妹工作室为载体探索群众工作
·上海徐汇区委政法委专题研究政法综治宣传工作
·上海徐汇法院联合金融机构研讨执行网络建设
·600学生赴上海徐汇检察院参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上海徐汇区召开2013年政法综治宣传工作专题会议
·上海徐汇法院:文化寻根唤醒文化认同

·上海徐汇法院:文化寻根唤醒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