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长安网手机版

中国长安网手机报

中国长安网 www.chinapeace.gov.cn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2015年12月10号 星期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

2013-08-28 14:39  来源:法制日报

    我们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和自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但同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估计到改革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乃至带来的方方面面的风险甚或危机。因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设置的变动就是对于原有利益格局的冲破和调整,总会影响到相关部门和人群的既得利益。因此,行政体制改革必须稳中求进,不宜贸然前行

    □时佳玥

    党的十八大从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出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主动进取掌握改革的主导权

    人类社会发展与改革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改革,尤其是以行政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有组织、有步骤、依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取得成功。无组织、无计划的改革必然归于失败。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各地的政治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法治建设状况等尚存在较大差距的大国,更需要国家牢牢掌握改革的主导权,驾驭改革的全局,引领改革的方向,才能推动这项改革健康发展。

    要掌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主导权,就必须积极进取、自觉主动。唯有主动进行改革,我们才能及时回应社会不断增强的改革呼声,满足广大民众合理的政治需求。唯有主动进行改革,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及更宽的回旋余地。也唯有主动进行改革,我们才能占据政治体制改革的制高点,才能立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败之地。既然继续改革政治体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主动改革就比被动改革要好,积极改革要比消极应对要好。

    坚定自信直面改革的关键问题

    我国目前行政体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政府运行低效率、政府权力监督流于形式等方面。为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着力推进以下方面改革:

    第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下放下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管住管好,切实实现政府职能定位的合理化。

    第二,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步跟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必然驱动政府机构设置和运行的相应调整。顺应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的要求,我们应当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顺应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机构职责,来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中,切实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坚持科学设置政府机构原则,切实克服重复设置、交叉设置政府机构,机构越改越庞大的弊病;二是坚持根据政府职能定岗定编原则,坚决制止因人设岗、因人设编的错误做法;三是坚持精简高效原则,有效根除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不良后果。四是坚持统一原则,严格防范通过“部门立法”固化既得利益、垄断利益的现象发生。通过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不断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我们要围绕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公开、行政权力监督、行政化解矛盾纠纷等主要环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着力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要紧紧抓住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个重点和难点任务,完善执法体制,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执法责任制,把所有的行政事务框定在法治运行的轨道内,充分依靠法治的力量、善于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法,根本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经济社会秩序。

    第四,强化对政府的预算约束,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政府预算约束软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一直为广大社会公众高度关注。对此,一是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切实保障和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加强各级人大预算工作部门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各级人大对于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能力。二是加快推进预算法律制度的修改与完善,适时引入绩效预算法律制度,在为人大审查和监督预算提供制度和程序保障的同时,加大对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估与考核,让各级人大能够代表人民管好、关紧政府的钱袋子。三是强化预算公开和审计监督,把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置于阳光的照射之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置于审计机关的专门监督之下。

    保持警醒做好改革的应急预案

    我们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和自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但同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估计到改革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乃至带来的方方面面的风险甚或危机。因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设置的变动就是对于原有利益格局的冲破和调整,总会影响到相关部门和人群的既得利益。因此,行政体制改革必须稳中求进,不宜贸然前行。在我们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的同时,必须同步解决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关切,对行政体制改革中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按照类别和影响程度事先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总体的要求应当是处置有据、快速反应,协同应对,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由于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可能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政治、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李克强:催生新动能实现发展升级

创新是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技术革命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发展升级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5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