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善于做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这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这个工作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同时,并不是说经济搞好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中央高层再谈意识形态工作,值得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信仰、是信念,信仰是思想的强大支柱,信念是力量的根基源泉。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8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是什么?其内涵非常丰富。”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解释说,意识形态亦称社会意识形态,含义甚广,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但我们所强调的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信仰、是信念。信仰是思想的强大支柱,信念是力量的根基源泉。没有坚定的信仰引领,就难以经受严酷考验;缺乏信念的有力支撑,就会在干扰诱惑前败下阵来。
一个政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在于“物质”也在于“精神”,二者不可偏废。今天,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大提高、更显紧迫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手一定要硬,就要把阵地意识、斗争意识摆在突出位置,就要真谋事真干事,来不得半点含糊、半点懈怠。做好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全党上下都有责任,必须全党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动手,十个指头全都动作、一呼百应相互配合。只有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手抓得紧、过得硬,才能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中国发展才能筑牢更为扎实的根基。
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同时在原则问题上打好主动仗……总书记的一番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刻剖析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问题、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无疑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不曾少说,但这次的讲话更鲜明透彻,更有现实针对性,给人一种鞭辟入里、振聋发聩、警醒全党之感。
创新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当干部不能只会抓经济
在这个意义上,看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成熟、能否担当重任,一个重要方面就看他重不重视、善不善于抓宣传思想工作。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两把刷子,一个道理能深入浅出地阐释清楚,走到哪里都能很快同群众打成一片,讲的话群众喜欢听,写的文章群众喜欢看,工作才会主动,才能得心应手。只有善于在众声喧哗中明辨主流支流,善于从百家争鸣中把握真实民意,把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到位,把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解释到位,把群众关注的热点引导到位,才能真正做到解疑释惑、活血化淤、疏导情绪、平衡心理,从而实现党和政府“无形资产”的增值。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我们党来说,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能不能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继续保持党的思想宣传优势,需要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继续做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