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最美基层干部”翟树全法官的先进事迹被广为传颂,来自黑土地上的司法感动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翟树全感动我们什么?是清贫不堕其志。翟树全刚到法庭报到时,连个落脚的住处都没有,全部财产就一对箱子和两套行李。后来,法庭同志帮他借了个土房。他在农村法庭干了24年,也在农村住了24年平房。他的工资不高,从几百元到1000多元再到2000多元,妻子没有工作,两个女儿还需抚养。这样艰苦的条件,翟树全仍然坚守下来。24年来,办了2400多个案子,但面对请客送礼从不为所动,从没喝过当事人的一杯酒,没收过当事人的一份礼、一分钱。有人想给寒酸的他送个手机,被他拒绝了。他说今天收了手机,明天就会有人送钱,他不能拿权力还人情!诚哉斯言!古人说“贫贱不能移”,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清贫不堕其志”。选择了法官,就选择了清贫。对法官职业的热爱,让他始终无怨无悔,不但守住了法官清誉,也赢得了百姓口碑。
翟树全感动我们什么?是真情回馈大地。面对高薪聘请,组织调动解决困难,都被他谢绝了。因为他自小生活在农村,父亲早亡,是乡亲邻里帮衬了他家,是淳朴的黑土地滋养了他朴实厚道的性格,他离不开工作多年的农村,舍不得熟悉不过的父老乡亲,他要回报乡亲们的期待和信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民法官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看到了司法为民、“权为民所使,利为民所谋”的宗旨意识,看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法官身上的生动写照!
翟树全感动我们什么?是真诚换来民心。在当地,只要提到翟树全,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个为民办事的好法官。在每个案件处理中,他都立足于尽力化解矛盾,真诚与当事人沟通交流,将心比心,不厌其烦,不管上班下班,不但解开了当事人的“法结”,还解开了当事人的“情结”、“心结”。他的真诚,像和煦的春风,化解了无数邻里纠纷、夫妻恩怨、家庭矛盾,也赢得了民心。
翟树全感动我们什么?是公心谱写公正。没有惊天大案,多是些邻里矛盾、家庭婚姻、债务纠纷的小案子,但翟树全深知矛盾事小,公正事大;深知也许在法官眼里是小事,群众眼里却都是大事,法官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案件审理中,请客送礼没用,套近乎、打招呼没用,法律是准绳、事实是依据、公正是标尺,法律、良心、公正始终摆在他的心头。24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他审理的2400多件案件,没有一起错案,没有一起引发申诉上访,件件成为公正司法的精品。
翟树全“公正为民的好法官”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对全体法官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镜鉴,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还要“切实把好欲望关、交友关、情趣关,保持淡泊名利的健康心态和简单朴实的生活作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翟树全的先进事迹必将久久地感染我们,激励我们。当然,翟树全24年如一日的清贫坚守,在让我们无比感动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完善法官职业保障,提高法官职业待遇,让法官办案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推进法治建设、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
(符向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法院)
·最高法最美基层干部翟树全精神研讨会综述
·[视频]翟树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吉林反响强烈
·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法院网联合人民网对翟树全进行网络访谈
·最高法举行"最美基层干部"翟树全精神研讨会
·四川金口河区法院部署开展向翟树全同志学习活动
·河南杞县法院干警参加翟树全同志事迹报告会
·河南杞县法院干警参加翟树全同志事迹报告会
·河南许昌县法院干警掀起学习翟树全事迹热潮
·翟树全先进事迹报告团赴京做报告
·海南高院:以翟树全为镜对照自身查摆问题
·陕西高院安排部署深入学习翟树全先进事迹
·广西各地法院积极学习翟树全同志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