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孩子那一巴掌

2013-08-26 14:11: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亲历

刘文平

前几天,单位开展执法为民教育活动,让我准备一份发言稿,使我不由得想起一件往事,它像篆刻一样刻在了心头,多年来一直在心里隐隐作痛。

八年前的一个夏天,我随民警到一名嫌疑人家搜查犯罪证据。我们到达后已近中午,嫌疑人妻子正在做饭,根本不知民警会来,5岁的儿子在院子里快乐地玩耍,见到不速之客,吓得扔掉玩具,惊慌地跑到妈妈跟前。

民警出示证件、说明情况后开始搜查。孩子抱住妈妈大腿惊恐地说:“妈妈,他们是不是抓爸爸来了,爸爸去哪了?”说完,小腿不停地颤抖。妈妈一开始还算平静,对孩子说:“儿子,没事儿,你爸爸借人家东西了,他们找到就走了。”尽管妈妈在哄骗,可孩子噙着泪水的一双眼睛依旧警惕地盯着民警。

孩子的爸爸在一个夜晚和另外五人结伙实施盗窃时被民警发现。他们一哄而上,用砍刀砍伤了民警和被盗单位员工。民警们冒着生命危险将嫌疑人擒获。为搜集证据,专案组组织了几十名警力突击大搜查。嫌疑人家是普通农户,饲养了很多鸭子,卧室挂着夫妻婚纱照,室内家具摆放有序,布置得浪漫温馨,让人感觉这家人是热爱生活、颇有情调的一家人。

孩子张着惊恐的眼睛,躲在妈妈身后看着家里发生的一切。在搜查嫌疑人卧室时,带队领导说:“让孩子离开现场吧,别吓着孩子。”我告诉嫌疑人妻子把孩子带走,可她却气呼呼地说:“我不走,就让孩子看看警察是怎么糟蹋我家的!”女主人的情绪失控。我听着很不是滋味,耐心地说:“请相信我们,我们是依法寻找证据,绝不会损害你家的一砖一瓦。”可是她还是气呼呼地说了很多挖苦讽刺的话。

同去的一名民警一手拉住孩子说:“宝宝,叔叔给你买玩具好吗?”孩子用疑惑的眼睛盯着民警,无动于衷。我快速跑出去,在小卖部买了一支笛子,一名女民警拿着笛子蹲下身子说:“好孩子,叔叔给你买笛子了,可好玩了。”说着就把笛子递了过去。可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孩子看也不看,猛然伸出小手打了女民警一巴掌。旁边一名围观的村民突然喊了一嗓子:“打得好,爽!”女民警委屈地流下了泪水。在场的民警都愣了。一名民警有些生气地说道:“这孩子真不知好歹!”我连忙摆手制止。但孩子一点不畏惧,眼睛依然直愣愣地盯着我们。

搜查继续进行,民警们格外小心,尽量不损坏嫌疑人家里的任何东西。先后搜出了一些犯罪证据,技术人员不停地拍照,民警们出出进进,孩子似乎有些习惯了,眼神儿随着我们来回转。就在最后收走证据时,嫌疑人妻子突然冲上来,使劲抱住民警不让拿走那些罪证,她一边喊一边哭。孩子抱住妈妈大哭起来,围观的村民想涌进来,被民警挡在了门口,场面开始乱了起来。部分村民大喊大叫,语言粗野。这时,村支书站了出来,喝退了村民,并对嫌疑人妻子进行了说服教育,使其停止了阻拦。孩子不停地抹着泪水,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

我始终注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不希望给孩子留下心灵阴影。我弯腰再次给孩子笛子时,孩子伸手夺过笛子,一下扔出了很远,然后大喊:“你是坏人,你们都是坏人!”我一时不知该怎么收场,村支书过来说:“他是个孩子,不懂事。你快走吧。”我长长叹了一口气,但还是攥了攥那嫩嫩的小手,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叔叔阿姨都是好警察,你长大后就会懂的,会理解叔叔阿姨的……”孩子紧抿着嘴唇,眼睛根本不看我。我走出了很远,母子俩还呆呆地站在原地,盯着匆匆离去的民警。

我坐在车上,心里涌起了一股难言的滋味。孩子那一巴掌意味着什么?这一切在他幼小的心灵上会烙下什么印记?长大后他对警察该是怎样的看法?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海里盘旋着。想着想着,我心里自我安慰:不管孩子和妈妈如何看待警察,我们都是在执法,言行没有半点出格的地方。只希望以后我们的民警再遇到此类事情,懂得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给孩子和村民留下粗暴执法的印象。但愿孩子长大后能够理解民警,更希望孩子能把扔掉的笛子捡起来。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