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法治文化

“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

2013-08-26 14:15: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热点

姜潇

近日,在歌唱类选秀节目被叫停调整之后,《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文化类节目横空出世。节目本着“拯救汉字危机”、“领略汉字之美”的理念,引起越来越多的观众注意。而“‘癞蛤蟆’难倒七成人”“成人汉字书写能力低能”的话题,更是引起人们的反思。更有网友调侃,“难道将来,写汉字会成为一种绝活?”

人们讨论和吐槽,恰恰说明国人意识到自己已陷入一种“汉字危机”。的确,近些年有关汉字的各种误读误写甚至篡改行为,屡见不鲜。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底都向社会公布当年“十大语文差错”,许多差错来自日常生活,这是当下中国人滥用和错读汉字的一个缩影。

去年电视热播剧《甄嬛传》,“嬛”字读音从小说到电视剧一直在被谬读。再看看最近发自网上的各种恶搞语言:“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人艰不拆”(人生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微博上说:“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其实已走上囧途,既没有吐槽、卖萌的创造力,也没有“白骨精”、“蛋白质”的幽默感,纯粹是生拼硬凑,无趣且无聊。”

而今,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字写得扭扭歪歪,甚至白字错字、提笔忘字。撇开智能输入法,现代人陷入拿起笔就忘记如何写字的尴尬成为常事。

汉字博大精深,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我们是使用它、继承它的人,守护这一宝贵的文化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