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探访遂宁如何破解留守学生“缺管”难题

2013-08-26 10:45: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据四川省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四川省共有368万余名留守学生,是全国留守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隔代监护存在天然的不足,留守学生“缺管”问题突出,轻则过早辍学,重则诱发犯罪。

    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市,遂宁市多策并举,积极破解留守学生“缺管”难题,留守学生的就学率大幅上升,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赶赴遂宁,探访遂宁市如何破解留守学生“缺管”难题。

    寄宿托管

    学校变留守学生家园

    “2010年,遂宁被确定为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试点城市,我们认真落实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留守学生‘有管才有爱’的工作思路,创建并完善了寄宿托管、工读学校收教等机制,解决他们‘缺管缺爱’的问题。”遂宁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劲说。

    据介绍,为提高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避免不负责任地将“缺管”学生推向社会,2011年,遂宁市开始在农村全面推行寄宿托管制,并建立起20多所寄宿托管学校。在寄宿托管学校,由学校老师担任“代理家长”,由学校替代家庭功能,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全程教育管理,既让孩子们省去每天上学爬山过桥的跋涉之苦,又避免他们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

    遂宁市安居区东禅中学,全校共有学生1200人,其中留守学生占40%以上。

    “东禅中学是一所寄宿托管制学校,寒暑假学生都可以住在学校里面。寒暑假期间,学校的教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都免费开放,学生除了生活费外不需要再额外缴纳其他费用。由于这段时间高温,回家的学生较多,平时这儿有100多名托管生。”东禅中学副校长向福权说。

    许露和龚玉雪是东禅中学初三(五)班的学生,他们虽然已经初中毕业,现在却仍寄宿在学校。

    “我爸妈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能够寄宿在学校,我很开心,因为有好朋友陪伴,而且还能在图书室看书,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孤独。”许露说。

    许露家住安居区石洞镇草鞋垭村,她家距离学校很远,每次回家都要先坐40多分钟的中巴车,然后再走一个多小时的泥巴路。许露说,她每个月会回家看望一次爷爷奶奶,跟他们说说话,也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向福权告诉记者,许露学习非常努力,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今年考上了安居区育才中学,9月初就要过去报到。

    龚玉雪的父母在四川省阿坝州打工,除了过年,平常很少回家。“寄宿生活还是挺充实的,学校会给我们组织许多活动。学校对我们很好,现在我们都毕业了,还同意让我们住在这里,以后我们肯定会想念这个地方的。”龚玉雪说。

    学校节假日的安全问题可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许露告诉记者,学校安装了许多摄像头,而且,学生住宿楼每一层都有专门的楼长,寒暑假都和留守学生在一起,每晚都会准时去各寝室查房。她和龚玉雪觉得住在学校里面很安全。

    据悉,目前,遂宁市各区县都建成了3至5所规范化的寄宿托管制学校,全市初中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8.6%和98%。

    工读学校

    预防犯罪挽救迷途少年

    遂宁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市,全市总人口38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3%,是四川省劳务输出基地市。许多农村青壮年进城或外省打工,因而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这些外出人员离婚率不断上升,造成很多单亲、重组家庭。他们的子女缺少应有的亲情关怀和家庭教育,身心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是非观念模糊,少部分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诱惑,辍学流入社会,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大‘顽疾’。”李劲说。

    2007年,遂宁市专门成立工读学校,以“思想感化和行为矫正为主,文化课程学习和劳动技能教育为辅”的理念,探索医院“就诊式”教育管理模式。

    14岁的王小伟(化名)刚满8个月时,父母就去浙江打工,他由爷爷奶奶带大。由于两位老人过于溺爱,王小伟从小养成了自大妄为的性格。而且,父母也不在身边,疏于管教。上初中后,王小伟便经常出入网吧,夜不归宿。去年年底,王小伟因偷盗被公安机关抓获,被送进工读学校。

    “性格孤僻,正处在叛逆期,做事情没耐心。”班主任老师谢芳很快就根据王小伟的问题做出了“诊断”,并开出“药方”——从小事做起锻炼耐性,采取心理辅导化解内心冷漠。

    见王小伟喜欢足球明星贝克汉姆,谢芳就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给他讲贝克汉姆的故事:“贝克汉姆不是因为长得英俊才成为足球巨星,而是由于他非常努力,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仍在场上坚持训练。我们都知道他的‘圆月弯刀’,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而且,他曾多次受伤病的困扰,甚至拄过拐杖,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谢芳不断鼓励王小伟做事要像贝克汉姆一样脚踏实地,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慢慢地,王小伟改掉了很多坏习惯。

    截至目前,遂宁市工读学校已累计收教学生878名,其中八成为留守学生,目前转化率已达96.1%。他们在解除工读学习后,或外出打工、学技术或回原学校读书。

    李劲对记者说:“在留守儿童‘缺管’问题上,我们一直在摸索,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各项举措。工读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预防犯罪和教育转化来说是一剂良方。2007年至今,遂宁市全市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从26.7%下降到13.1%。”

    广开渠道

    帮扶救助还需社会合力

    据了解,在建立寄宿托管制学校和工读学校外,遂宁市每年还定期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对少部分流出校外、浪迹社会的留守儿童,排查掌握他们的行踪,将其送回原籍地学校继续接受教育。这一行动将治安排查送返与未成年“零犯罪社区、学校”和“绿色网吧、游戏室”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发动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帮扶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遂宁市蓬溪县救助站是县民政局下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4名。

    “我们这项工作一直在常态化开展,今年上半年,我们总共送流浪孩子返校19人次,本县范围13人,外县5人,市上一人。”蓬溪县民政局副局长何贤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何贤勇介绍,民政救助车每天都会进行巡逻,早晚各一次,主要是到高速路口、集市、车站等地方咨询了解,而且县内各乡镇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发现流浪孩子,我们就会及时询问。问他的名字、住在哪儿、父母的电话……确定是本县的人,就立即送他回家。确实没有家人的,我们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护,提供吃住,然后送往市救助站,再通过市救助站利用多种渠道通知其家人。当遇见生病的流浪孩子,我们首先救治。前不久,我们刚送一名患有精神病的流浪儿童去遂宁市民康医院救治,不过至今还没有联系到他的家人。”何贤勇说。

    据何贤勇介绍,这些流浪孩子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父母外出打工。而且,救助站救助过的孩子一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父母不在身边、性格孤僻、学习成绩较差。

    据记者了解,遂宁市部分区县,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救助帮扶措施。射洪县为每一位留守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家校联系卡和爱心联系卡”,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建立纽带,为师生之间的情谊搭建桥梁;安居区磨溪镇实施舆情监测制度,及时更新完善磨溪镇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针对突发重大事件和特殊情况直接上报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现全镇青少年舆情监测点到面的全覆盖;大英县团委联合县人民检察院首创驻校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室,通过整合检察资源开展专业性、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宣传、高危青少年的矫正等工作,目前全县已成立工作室28所……

    李劲告诉记者:“我们市的每个区县在留守学生关爱方面都做了相应细致的工作,我们也会定期下去检查,看看他们工作做到位没有、开展得怎么样。不过,问题依然存在,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所以,在这一块工作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马利民 简华)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四川遂宁文化育警新模式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四川省遂宁市民警紧急处置各类险情360余起
·[视频]四川遂宁:武警兵分多路转移受洪水围困群众
·四川遂宁首创:司法微博覆盖全市
·四川遂宁:轻微擦挂不走造堵 每人先罚200
·四川遂宁法院:建非法干预执行通报处理机制

·四川遂宁法院:建非法干预执行通报处理机制
·四川遂宁安居区以“六心”实施法律援助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川省专家组查验遂宁省级法治城市创建工作
·四川遂宁:四大举措体现司法为民
·四川遂宁司法行政谋划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年
·四川遂宁司法局改作风抓班子队伍建设